高中时,自以为是地创造了不少概念,以消磨那无聊时光。其中之一便是跳出自己以便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我称之为“客观独立自我”。当时的自己以为人都是由两个自己组成,一个是现实中的自己,一个是理想中的自己(后来听大师讲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实现目标之后的自己),两个自己之间有一层隔膜,隔膜很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中的自己终将达到理想中的自己所在的那个时间坐标,隔膜很厚,很多人一辈子都捅不破。而所谓“客观独立自我”则是理想中自己回头看待现实中自己时的状态,总能相对更客观与周全。
那次无意中的思考,可能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虽然我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开启瞬间,但毫无疑问,它所带来的益处让自己后面这些年受益匪浅。后来听李笑来老师讲专栏,才清楚自己当时的状态竟然是多么幸运。
元认知能力,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我们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看法背后是我们认知、观念的体现,而认知、观念的背后,是元认知的体现。
这种能力有两个特点:
- 一旦开启,便不会关闭
- 开启之后,需刻意养成
所谓一旦开启,便不会关闭,是指这种能力在你接触到某些事情、某些观念、某些人之后,可能会突然觉醒,认识到“元认知”的存在,那一刻是不可逆的,觉醒之后,便不会忘记。而开启之后,需刻意养成,意思是元认知能力也有强弱之分,也有高低之别,能力越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越强,再进一步说,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对周围事物的客观感知能力越强。这一点很重要,重要到你需要反复去感受。引用李笑来老师举得例子:
你生气和你知道自己生气,有天差之别。
能够感知自己情绪的变化,是开启元认知能力最重要的标志。
读到这,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开启了元认知能力。有些概念和能力是听到即学到的,元认知能力便是其中一个。
那么开启之后,还需我们刻意养成,否则并不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磨炼自我元认知能力,有很多方法,冥想(静坐不好听,就没用了)、专心致志都可以做到,但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对空间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今天我想专门介绍另一种方式,一种几乎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方式,那便是修习正念。
有一本书叫做《正念的奇迹》,作者是留在法国的越南人,一行禅师。
修习正念,是锻炼我们元认知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正念的奇迹》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在空中行走才是奇迹,但是我觉得真正的奇迹,既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气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当你每天能够呼出一口气,还能够吸进来,就是一个奇迹。
当你能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当你分明觉知到自己身体的状况时,这个状态叫做正念,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奇迹。这是将实际自我与虚拟自我分离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
实际自我就是现实中的自己,我们会高兴、悲伤、犹豫、武断……而虚拟自我便是能够觉知到实际自我的一种状态。即能够在自己生气时知道自己生气,能够深切感知自己正在生气的过程,觉知到这一切,绝对是生命的奇迹,在觉知过程中,也就是正念修习的过程。禅宗讲“当头棒喝,主人翁何在?”,也是这个道理。
修习正念能够提升元认知能力水平,让自己觉知到另一个自己的存在。这不是元认知是什么。那如何修习呢?
正念修习在平时。做家务的时候,感受做家务的点滴过程,去寻找每次洗碗时感受水流的模样和陶瓷的温度;陪家人的时候,便专心陪家人,不要惦记工作,感受家的温馨;甚至在喝水的时候,去感受水在口中、喉咙、肠胃里流淌的感觉……将自我的精气神都关注在当下,认知感受当下,是强化正念,不断磨砺元认知能力的最好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0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