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时期,意大利的一位鞋匠,不小心打翻了家里的煤油灯,里面的煤油洒在了皮鞋上。他惊奇地发现,皮革上的褶皱居然没有了,恢复成光滑的平面,这件事情令他想到,动物皮和人皮都是皮,如果把油涂在人的脸上,又会怎样呢?于是,他居然拿自己的老婆做起了实验,也正是这个大胆试验,开启了护肤品发展的新旅程。
但是实际上最早有关使用化妆品的考古学证据被发现于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公元5世纪时,埃及在许多宗教场合使用香膏、香木焚香,同时也用芳香产品混合油脂,涂在人身上去朝圣,或涂于尸体上作防腐用。古希腊人与古罗马人也使用化妆品。
在古罗马与古希腊人使用的化妆品中含有水银。 而西方世界的化妆品盛行,始于17世纪,最初目的在于天花痊愈女性病人,用来遮掩脸上疤痕。18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曾公开宣称,认为使用化妆品是不礼貌的。使用化妆品的行为被视为粗俗行径,只有戏子和妓女才会使用。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化妆品已在西方社会被普遍应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复苏,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于是,医美界为了迎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渴望,以矿物油为主要成分,加入香料、色素等其他化学添加物护肤品由此诞生。但是,这些化学合成添加剂会损伤人的皮肤细胞,导致脸上会出现痘痘、斑点、毛孔粗大等肌肤问题,是不是听起来很可怕,但是这并不是护肤品的危险时期。
伴随着护肤品的普及与应用,在中国护肤品领域中,生产商利用人们求快,求好的爱美心态,在护肤品中添加了激素、铅汞等有害成分。当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无铅不白,无汞不亮”。于是,大量的“三天美白,五天祛斑”等功效型护肤品出现在市场上。
这种护肤品有依赖性,如果一旦停用,皮肤的各种问题就会出现。于是,很多人只能坚持使用,从而造成使用者肌肤铅汞中毒,患上激素依赖皮炎等严重的皮肤病。当时,全国各地媒体报道层出不穷的“化妆品索赔案”:轰动全国的“广西汞中毒”事件,《广州日报》整个版块都是“10年毁了20万张脸”的报道,《浙江都市报》也有“女人的皮肤越来越薄”的报道等。
到了80-90年代的时候,经过了危险护肤品的时期,于是,全世界掀起了“回归大自然”的思想,市场上很多护肤品都打着自然无添加的口号,这确实推动且加快了护肤品的进程。当时非常流行用黄瓜片敷脸,用新鲜芦荟涂抹在脸上。
医美界用天然油取代了过去的矿物油,但由于皮肤本身生理结构特殊,单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营养成分只能到达表皮层,无法深入真皮层,因此解决不了皮肤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美界的人士利用高科技小分子技术,把肌肤真正需要的营养输入肌肤里面,而且不添加对皮肤有任何刺激的化学添加物,帮助皮肤微小循环,活化基底母细胞,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无添加细胞护理理论,成为当前国际护肤品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0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