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和护城河。
这两个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好陌生,但是仔细想一想,就能想到很多相关的事情。
长期主义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头两年带娃都是传统的育儿观念而承袭下来,这几年由于网络的发达,学习的认知也有所提升,所以就在实践中去运用了一些新的育儿方法。
2018年4月末我接了一个42天的宝宝,一直带到现在,已有21个月了。在他身上最明显的两点,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1,
宝宝生活规律的建立,刚出生的宝宝完全是由大人来抚育他,并帮他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先是用半个月的时间,记录了宝宝睡觉和吃奶的时间差,然后进行调整,慢慢的把吃奶的时间间隔固定下来,睡觉也是如此,这样不会说话的宝宝,只要稍稍有点情绪不佳,或者有时候会哭闹,你就知道他想做什么。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刚开始做的时候你看不到效果,很多妈妈都是认为,宝宝哭了,你不要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了,其实他哭也是一种表达,他的哭并不一定都是不接受。宝妈们以为自然成长是最好的,有时候宝宝哭了就说来吃奶吧,有时候宝宝即使困了也不去睡,就说那就玩儿吧,这样没有建立起一套规律,没有形成他的自然规律,宝宝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影响。等你摸索出来适应他的规律后,你带起来非常轻松,你就知道他的每个哭声代表什么,他什么时间应该吃奶,什么时间应该睡觉,什么时间是玩耍的时间,什么时间是排便的时间。但这样的规律要在两三个月后初见成效,前期看不到效果,很可能还会弄得一团糟,其实就是两三个月以后建立起来,中间如果你环境的变化,生病等等外在的因素也会打乱他的规律,所以宝宝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是一个长期建立的过程。
2,
满月之后的宝宝就能听懂你说的话,你相信吗?我带宝宝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停的跟他去说,就像在与一个孩子聊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遇到什么我都会很细致的描述出来。刚开始他理解不透,也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你要反复、重复的不停的去说,他会一点点的理解,慢慢的也就懂了,这一点你可不要不信,这是我在实践中得来的。
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开始拒绝理发,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去理发店,他会哭闹,理发的过程中也不配合,会很抗拒。后来在理发前一周我就开始铺垫,一天中我会跟他说2~3遍,我说:“过两天我们要去理发了,你不要哭,好不好?”他开始说不好,慢慢的我就教导他,要他点头,慢慢的他也就接受了,等到理发的那一天他真的没有哭闹,而是全程配合,一直到现在他完全接受自己去理发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前期的铺垫,你要先给他把事情讲明白。
还有打预防针的事也是这样,宝宝在一周岁以后开始知道了疼,然后慢慢的就不太想去,这个过程我也做了铺垫,然后再去打针的时候,他也不拒绝了。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铺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理解成的这个铺垫,就是护城河。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直接跟宝宝说“不”,很多事情虽然他不能去做、不可以去做,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告诉他结果,你一定要跟他讲清楚,这个事情为什么不能去做,不要直接说结果,要说原因、要说过程,他懂了之后就真的不去做了,如果你直接告诉他结果,他会不加理会。
护城河建好了,积累的过程有了,那么你不想成功都很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9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