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家有“输不起”宝宝,妈妈要从“失败点”入手,帮他重整旗鼓

家有“输不起”宝宝,妈妈要从“失败点”入手,帮他重整旗鼓

文/月儿妈妈(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前不久一位妈妈找到我向我咨询问题,他表示他家孩子今年三岁,但是却特别好强,根本不能遭受一丁点儿挫折,哪怕是一个再小不过的事情,只要让他输掉,他就会噘嘴巴,表示自己不开心,有时候甚至会自己生闷气。

一开始的时候,他认为孩子要强是好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孩子这种输不起的状态根本就是无法面对挫折的展现,他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孩子出现输不起的状态是很多父母都头痛不已的现象,因为众所周知,人的一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还有几十年的日子要走,在这个成长历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输不起,那么则意味着他们根本无法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许一点挫折都会将他们击败,这是家长都不愿意见到的情况。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首先要对其进行分析,为什么孩子总是输不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便是孩子不愿意面对失败,面对各种失败,他们无法建立平常心,无法正确对待,极有可能伤及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教育学专家表示,一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建立自我意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在不断加强,面对生活中的琐事,在家长看来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孩子眼里却是证明自己的好机会.

比如:上车,谁先上车谁就赢了;

比如:游戏,谁赢了谁就意味着能力;

这些建立自我意识的方式在孩子的心底根深蒂固。

因此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在孩子自我意识的作用下,不愿意面对失败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这也是人类本能的一种反应。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情绪进行适当引导,孩子年龄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对情绪的认知也不足,并不能准确地把自己真正的情绪表达出来,

在这个时候,家长最重要的作用辨识帮助孩子引导情绪发挥,疏导他们的意识,不要让孩子通过哭闹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

▶▶父母语言错误,导致孩子输不起的现象更为严重

✔喜欢谴责孩子,你怎么输不起呢

家长本身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正确面对这件事情,但是这种谴责方式却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心理暗示,那便是输不起,他们会觉得自己被父母看清,有些甚至想要在父母面前表现自我,从而更加输不起,这就是恶性循环的过程。

✔怎么了,妈妈帮你

在家庭生活中,母亲的作用总是尽职尽责,会按照孩子的需求来做,并且尽量满足孩子的想法,这本来是一种爱的表现,但是其结果却是再束缚孩子的行为,剥夺孩子的独立权。

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提不上裤子,便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帮忙,这种总是让孩子待在舒适圈的方式,只会让坏情绪占据孩子的内心,因为他们不从经历失败,做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帮忙善后,于是他们更无法无天,表现出来的样子格外输不起。

✔这点儿破事儿有什么可哭的

面对孩子的哭戏行为,很多家长第一反应便是拒绝,阻止孩子当下哭泣的行为,并且表示自己的不理解。

事实上,父母这些话不仅不能第一时间阻止孩子的哭泣现象,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给孩子传达负面信息,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开始否定自己的行为,并且认为自己不好,也不被父母所接受。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孩子便会越发不自信,甚至会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如何纠正孩子当下的问题?首先要从孩子的失败点入手帮助孩子重振旗鼓,从内心深处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鼓励孩子的能力,理解孩子的行为,纠正孩子的错误】

★不要过分宠爱孩子

过分的宠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反而是溺爱,他只会让孩子变成舒适圈里的废物,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真正步入社会生活,因为他们极其容易被外界的失败所打扰。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帮助孩子处理问题,一旦孩子遇到麻烦,便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帮他解决。

的确,这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孩子的行动权,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而父母的溺爱行为本质上就是束缚了孩子感受生活的时间,当孩子娇惯成性后,必然容不得自己失败。

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千万不要过分宠爱孩子,溺爱不可得,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磨难,适当给予帮助即可。

★不让孩子轻易放弃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的成功挂在嘴上,时不时的在对孩子进行夸奖,一旦遇到失败现象,便会面如土色,宛如晴天霹雳。这种现象只会让孩子养成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状态,长此以往必然会束缚孩子的日常行为。

作为孩子家长,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我们需要从失败中积累经验,面对那些不轻易放弃的孩子,更要给予鼓励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从而坚持不懈的持续进行下去。

★肯定努力并且给予信心

信心是一个孩子持续前行的动力,当他们遭遇困境时,可以促使他们坚持下去并且勇往直前,也可以让孩子在困境中看到生的希望。

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应该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最终的结果,面对孩子的努力一定要给予肯定,并且鼓励他们这种努力奋进的现象,很多时候成绩的转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量的积累,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质的改变,在这个阶段中父母的支持则可以促使量变的积累,父母的态度尤为重要,不要让孩子成为只看重结果的势力者,要让他们享受成功的过程。

★平静接纳孩子的哭泣行为

很多情况下面对孩子的哭泣行为,家长都会力不从心,想要及时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但事实上,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有发泄情绪的权利,面对孩子的哭泣行为,很多时候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平静接纳孩子的情绪宣泄,等孩子自我平静下来再对其进行引导。

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理解,让他们明白无论何时何地他们始终被爱,父母的爱是无限的,也是不求回报的,更是不以失败或成功为转移的存在。

不要把孩子当作易折的温室花朵,适当的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失败所得到的经验,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们获得生命的滋养,从而拥有逆流而上的勇气与激情,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即使是失败也毫不退缩,这才是成长的意义。

今日话题互动,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是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的呢?你有什么样的好办法?你觉得失败与成功之间是什么关系?欢迎在留言下方评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9316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