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协同开放和高质量发展!2019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论坛在西财举行

协同开放和高质量发展!2019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论坛在西财举行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韩清华 ■张春

11月30日,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论坛由四川省社科联、西南财经大学、商务部中商智库联合主办,四川省商务厅(四川自贸办)特别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具体承办。

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自贸试验区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级领导和业界精英近百人齐聚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助力自贸试验区紧扣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基本定位,实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改革开放创新,加快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论坛由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怡主持。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赵德武表示,我国18个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建设,不仅向全世界表达了我国主动加大开放力度、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决心,更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高校肩负着为自贸试验区以及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培养人才、提供决策咨询和理论支撑的重大责任。近年来,西南财大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围绕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等,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成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开展战略前瞻性和应用对策性问题研究,在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建议。

四川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四川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欣在致辞中表示,近三年来,在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自贸试验区紧扣“四区一高地”目标,深入推进“引领性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最高平台、“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带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下一步,四川自贸试验区将聚焦制度创新、放权赋能、协同开放“三大攻坚”,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立体开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要当好“排头兵”、树好“新标杆”,需要更前瞻的研究、更科学的谋划、更畅通的协同,四川省商务厅(四川自贸办)将以协同开放促进平台建设为载体,加强与专家智库通力合作,共同开展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综合性的研究,共同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起点改革、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作为主办方之一,商务部中商智库执行理事长、中国商务出版社社长郭周明就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好自贸协定与自贸试验区的协同作了详细阐述。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将国内营商环境优化与国际营商环境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切不可将自贸协定和自贸试验区两者割裂开来。郭周明还指出,要实现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推动自贸区开放全域化、创新国际化、产业高端化以及治理现代化进行改革和发力。

四川省社科联主席、四川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泉明在致辞中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国内市场都面临着激烈的规则竞争,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各自贸试验区之间协同联动不足、跨部门沟通不通畅、改革成果的系统集成不高,以及部分制度创新成果碎片化,等等。杨泉明表示,四川省社科联高度重视通过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工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7年,四川省社科联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了首届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论坛,发布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成都共识”,本次论坛也将形成一批重要理论成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

主旨演讲环节由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庆双主持,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院长、英国杜伦大学荣誉教授金旭首先发表了演讲。金会长从“便宜、便利、开眼、开放”四个方面阐述了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红利,并强调四川要着力发挥美食之都等优势,对标国际,统筹引领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改变一些中西部地区“不请不到、不给不要、不哭不闹”的传统思维和“小富即安”的观念,树立国际化思维,培育全球化观念,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敢为人先、拓展视野,努力成为西部发展的龙头。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自贸区研究联盟秘书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赵忠秀围绕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意义等方面作了精彩发言。他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建设“对外开放高地”提出了明确要求,自贸试验区建设事关制度建设使命,此次论坛讨论的内容有关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拓展,意义重大。

赵忠秀进一步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经济特区到保税区,再到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历程,对四川自贸试验区“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予以肯定,并围绕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开展差别化探索、加强制度创新的系统性集成性、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如何推动自贸试验区与城市、产业、其他功能区的融合发展等在内的11个关系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其他专家进行了交流。

实务界论坛由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陈友清主持,该环节为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的领导、实务界专家搭建了深度交流互动的平台,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金泉,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创新发展中心负责人刘新,成都市温江区委副书记、四川自贸试验区温江协同改革先行区负责人李亦,四川宜宾临港经开区经济科技局商贸物流处处长刘永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魏波等实务界嘉宾围绕自贸试验区推进协同开放的探索与实践、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经验、“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和深入探讨,为四川自贸试验区承担好“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的独特使命总结了经验,也研究阐述了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专家论坛由商务部中商智库执行理事长、中国商务出版社社长郭周明主持,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兼对外经贸大学海南研究院院长崔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四川省决咨委宏观经济组委员盛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综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四川省决咨委宏观经济组委员姜玉梅先后发言,将本次学术交流推向了高潮。

论坛上,专家们围绕自贸试验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美贸易摩擦、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和思想交锋,为推动自贸试验区协同共进、探索监管一致性改革、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数字经济,以及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为自贸试验区强化改革统筹谋划、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最后,商务部中商智库执行理事长、中国商务出版社社长郭周明进行了论坛总结。

本次论坛期间,主旨演讲、实务界论坛、专家论坛中嘉宾发言精彩纷呈,相关观点得到与会学者与自贸试验区领导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此次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了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加快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构建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本届论坛举办得到省、市多家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6124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