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车展前夕,福特在海外汽车圈儿当了一回“顶级流量”,以野马之名推出首款量产纯电SUV,这一波操作在海外可以说是炸开了锅,话题热度甚至超过了一周后特斯拉的首款电动皮卡Cybertruck。
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天了,似乎已经没有炒冷饭的必要。不过,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关于这款车推出后在美国市场的反响,以及这款车的后续消息——没错,就是它很可能要国产了!
破坏性创新?这次似乎靠谱
作为福特第一辆规模量产纯电SUV,野马Mach-E也是第一辆“MUSTANG”牌SUV。在外观设计上就先声夺人赚足眼球,继承了美式肌肉跑车性感的车身线条设计感,饱满的引擎盖,配合前脸六边形封闭式设计,还是有几分野马的狂野气质。大溜背的跨界车身设计,运动质感上表现很到位。
Mach-E提供75.7kWh、98.8kWh两种电池容量,驱动方式有后驱、全驱两种,售价4.4万-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万-42万),美国本土市场2020年首批上市车型为Premium和First Edition,价格更便宜的Slect和性能更强劲的GT Performance则要等到2021年。
▲Mustang Mach-E动力配置一览
不过,这款车却在北美市场上,得到了冰火两重天的待遇。
注定备受非议的信仰重塑
福特这次的颠覆之举,在美国本土之外赢得一片赞誉,但在美国国内,却遭到了本土媒体和老粉丝们一边倒的非议。毕竟,野马是福特汽车最为珍视、也最接近精神图腾的品牌,一款完全原创的车型而且还是纯电动SUV,冠以Mustang之名,确实会给人以一种“被迫营业”赚吆喝的既视感。果不然,新车正式发布后,不管是Mustang铁粉儿还是汽车媒体,一边倒的抗议和不满,规模之大,还是有些始料未及。
▲Mach-E官方记录短片,新老野马车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矛盾点就集中在新车要贴上小马标这件事情上。作为美系肌肉跑车这样一个受众相对较窄的细分市场,上千万用户看中的就是野马不向主流市场妥协的“机械素质”,但“野马信仰”这次似乎给这位家族新成员带来不小的阻力——美国野马爱好者甚至在互联网上发起联名活动,要求福特去掉MACH-E的MUSTANG车标。这也足以看出,核心粉丝对野马这块招牌是真爱。
▲作为家族最“另类”的新成员,Mach-E正在努力融入Mustang家族,以扎眼的C位出道,就必须要接受大众的审视。
即便是在福特内部,Mach-E采用Mustang命名也受到了各种阻力。在正式发布后,福特在油管频道同步上线了一支制作颇为用心的创作历程纪录短片《Making the Mustang Mach-E》,长达20分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提及了这款EV新车的命名。
现任福特CEO Jim Hackett与首席产品官Hau Thai-Tang都认为,福特的首款EV车型一定要够“炸”,也只有野马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福特品牌创始人亨利·福特曾孙、现任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从一开始就持保留态度,一度不认同这是一辆属于野马品牌的产品,直到他驾驶体验过之后才彻底转变了这一想法——“野马信仰”的重塑注定充满险阻,但起码一切都正朝着正向在发展。
▲福特首席产品官Hau Thai-Tang在《Making the Mustang Mach-E》短片中谈Mach-E的设计,对野马元素使用的占比和呈现方式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拿捏和考量,每一个决定都非常慎重。
但比较搞的是,老粉丝骂骂咧咧,但Mach-E本身的产品素质挑不出太多毛病,所以也没逃过“真香定理”,目前美国官网显示预售的First Edition车型已经销售一空。
▲福特美国官方显示,售价59900美元(约42万人民币)的First Edition首发特别版已售罄。
EV高端玩家的视野都看向中国
Mach-E之于福特,在纯电领域绝非一个“占位符”或试水之作。
对于福特这家美国老牌大厂而言,Mach-E被推到了一个战略层面的高度,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决定了MACH-E身负重任。目前已知的是,首批投放美国与欧洲市场的Mach-E将在福特墨西哥工厂生产。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墨西哥工厂全年产能上限为5万辆,电池供应量有限是最大问题——5万辆对于福特来说基本就等同于“赔本儿赚吆喝”了。
就在几天前,彭博社的一条关于Mach-E将考虑会在中国建立生产线进行国产化的报道,把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彭博社发文,标题:福特或将在中国生产新电动汽车Mach-E
这篇报道的大概内容就是,福特CEO Jim Hackett表示,福特将认真考虑在中国建立Mach-E的生产线,但目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简而言之,这事儿能不能成,川普说了算。但总体看下来,这事儿是有谱的。
中国纯电汽车市场,虽然目前造车新势力们因为各种原因整体处于蛰伏期,但就整个产业格局,从上游电池供应、产能到新能源基建配套等,从某种角度来讲确实也实现了“弯道超车”。国际品牌无一例外都将电气化战略的重心放到中国市场,前有特斯拉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后有大众ID.3宣布国产化,以及近期宝马奔驰先后宣布超级大单采购中国动力电池,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对于福特来说,这不是空口一谈,Mach-E的国产化有着很现实的意义。第一就是解决产能问题,第二则是有效降低成本,国产版价格如果能控制在30万-40万这个区间,那么“国产化的第一款野马“,这个市场前景就是可以期待的。
写在最后
福特这次在电动车上的战略操作,确实有点儿不按常理出牌。目前来看,首波“流量收益”的效果已经达到,而选择在Model Y上市前的市场空窗期这个微妙的时间点抢滩登陆,也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新车的上市环境处于一个最好状态。
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野马品牌本身在国内属于有好印象但是不太广为人知的那一类。品牌自带优势BUFF加成,如果以国产化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受众面无疑会进一步扩张,而对于野马品牌以及福特来说,都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个人认为,Mach-E甚至可以成为福特中国2.0战略的一个隐藏必杀技。
福特正在本土进行一次轰轰烈烈的品牌重塑之旅,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福特也在酝酿着迎来自己的再一次高光时刻。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3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