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还在一味地吼孩子?停止吧,要想让孩子学会听话,学会合作是关键

还在一味地吼孩子?停止吧,要想让孩子学会听话,学会合作是关键

当你希望孩子停止他不该做的事,或者开始做你想让他做的事,千万不要吼孩子,清晰的沟通便是关键。

01.要简短 ,具体和简单

①.简短具体的描述比笼统的要求更有效。“不要扔沙子”,就比“小明,要听话”好得多。

如果孩子正在做的是以前没做过的不好的事,你需要对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但是,首先要清楚地告诉他你希望他怎样。“小明,不要扔沙子。沙子弄到别人眼睛里会很痛。”(这要比下面的说法好多了:“小明,你知道扔沙子不好。我已经告诉过你,不能在公园里扔沙子。你也不希望你的朋友小林到医生那里去冲洗眼睛吧,对吗?”你这些话可能刚说到一半,小明就已经不愿意听了。)

②.一次给一个指令。如果你一次说了很多事,孩子很容易忘记你的要求。比如:“该穿衣服了,然后把床收拾好,装好书包,现在吃早餐!”你应该慢一些,用你最大的耐心这样说:“现在该穿衣服了。等你穿好了,我就把早餐端出来。”

02.示范和解释

①.尽量放低身段,让孩子可以和你有目光接触。有的家长总是站着和孩子沟通,本来孩子的身高可能就只有你的一半,孩子从这个角度看上去你真的很权威但也很凶。蹲着和孩子说话,能确保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面对面的时候,你看着孩子的脸也不太容易发脾气。靠近他,对他说:“别扔沙子,你可以用铲子挖一个洞。”拿过铲子做给他看,让他知道这样有多好玩。如果他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让他重复你的要求,确保他听见了你的话,或者让他给你看看他能挖多大的洞。

其实你的孩子从你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你开车的时候因为堵车而吼叫或者咒骂,你的孩子就学会了不耐烦。如果你抱怨将要来家里吃饭的亲戚,你的孩子就学会了背后说人坏话。如果你对帮你拿包的邻居表示感谢,你的孩子就学到善意。你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崇拜你,尽管你有各种不完美。

03.用鼓励性的言辞

鼓励不只是言语的赞扬。你的话语暗示着你对孩子的态度。别忘了你的语调、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都会透露你的感受。对于你想要强调的行为,沟通时要说得很具体。“小明,你一穿好衣服,我们就可以吃早餐了。你昨天穿衣服特别快,我很高兴。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在上学前讲个故事了。”这样,妈妈是在鼓励孩子合作,而不是唠唠叨叨。你友好的方式不但鼓励了孩子,也做了很好的榜样。“小明,听起来你最近练电子琴练得很努力啊,刚才最后一首歌弹得清脆流畅,你感觉怎样?”

所有的孩子(以及成人)都需要获得鼓励才能应对生活的挑战。一个经常感觉沮丧的孩子格外需要尊重、支持和成功的机会。鼓励就像阳光,帮助孩子像花朵一样绽放。我也经常鼓励我的孩子,她胆子有点小,每次玩滑板车都小心翼翼的,速度较慢。但我每次都和她说:“宝宝,往前滑一点,对,就是这样,再滑远一点,又比昨天进步了!”孩子听到我说这些就会更自信,也更愿意尝试速度快的滑。

04.重视说“我”和“你”的力量

当你说话以“我”开头时,表达的是你对某个具体行为的感受。然后,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小明,我觉得头痛,因为这里的声音太大了。我很高兴你玩得开心,但是请你到外面去玩这个游戏。”或者,"我觉得生气,因为你总是忽视我的要求。让我们坐下来,吃完早餐,然后讨论一下我们需要几点出发去参加你的聚会。你喜欢小轩家吗?”

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我的感受是A,因为你做了B,所以,请你做C。”你可以和你的孩子、伴侣、甚至工作伙伴练习这个沟通方式。一开始你可能觉得尴尬,不过一旦开始练习,你就会发现这种方式的力量。它帮助你识别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的需求,也能帮助你理解孩子的处境。

利用“我”和“你"的沟通法也能教给孩子理解情感,所以他也将学会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为基础进行沟通。“妈妈,我特别生气,因为小明把我搭的房子弄倒了。我需要一个他不会捣乱的地方。”无论对谁来说,这种表述都比 "小明是个大坏蛋!”好得多。

我学会了不再责问丈夫:"你怎么那么迟钝? ”而是对他说:“我很生气,因为孩子在哭闹,而你好像没听见一样,如果你能及时帮忙,我就会很感激。”改变我对他说话的方式,对改善夫妻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从你的词汇表中清除所有负面的骂人话,这是个了不起的目标。骂人往往会引爆某人的脾气。而用“我”和“你”来沟通有助于阻止骂人和吼叫。

05.适当的时候提供选择

如果孩子感觉自己对生活有掌控力,他就不太会跺脚、打架、哭闹或者做出其他要争夺控制权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选择,将能够减少吼叫和争执,同时加强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这样做,也能够让

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是重要的,他的存在是有 意义的。

06.要真实,不要空洞的威胁

很多家长说他们这样为孩子提供选择:选出两件衬衫,对孩子说:“该穿衣服了。你来决定今天穿什么,绿的这件还是紫的这件。”或者,“你想现在洗澡还是吃完饭再洗?”这个例子里,孩子并没有得到洗澡或者不洗澡的选择,不过,能够决定什么时间洗澡,已经让一个不愿洗澡的孩子感觉好一些了。

确定你是真心想要给孩子选择,并且能说到做到。这样说就是没有意义的:“你有一个选择,马上坐到安全座椅里,要么就只能坐在地上,那样可不安全。"或者:“你有一个选择,要么现在跟我离开公园,要么我自己离开。"这些都不是能够给孩子的可靠选择。这些只是空洞的威胁,你并不会照着做,而且当看到孩子看穿你时,你可能又会发火。孩子们真的需要知道他们能够信任你。所以,提供真实的选择很重要。

如果你敏感的女儿想要每天都穿同一双连裤袜,因为那样感觉舒服,为什么不随她呢?如果你在需要的时候能把它们洗干净,或者多买几双一样的连裤袜,那么女儿就能够保持自己的风格,同时又感觉舒适。千万不要总是跟孩子对着干!

07.不要征求意见,好吗?

听听你对孩子说的话,看看你是否有说"好吗?"的习惯。家长有时候会在说话结束时加上“好吗?"这两个字,如果你也是这样,现在应该停止了。你对孩子说的很多事并没有选择,那为什么要征求一个流鼻涕的2岁孩子的同意:“亲爱的,该擤鼻涕了,好吗?"或者“妈妈只离开一小时,好吗?"我得承认我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说“好吗?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在削弱自己的权威。一旦我听到自己又犹犹豫豫地说话,并且发现这样做毫无意义时,我就不再这样说了。结果是我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平静、有适当权威的成年人。在不能提供选择的时候,这一点十分重要。

结语:当我们放下怒吼或是喋喋不休的抱怨,尝试和孩子合作时,这样满满的诚意,相信孩子一定能接受的,不信的话,今天回家就可以试一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2564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