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南昌一初中校服收费2300元一事
在网上“火”了
↓↓
11月24日,有媒体报道
豫章师院附属学校
初一年级统一订购校服为罗蒙牌
共13件合计2300元
舒先生的孩子在江西南昌县的豫章师院附属学校读初一,9月份刚开学时,学校就收了900元的校服费,现在家委会在群里说,要补交1400元。家长反映,冲锋衣460元,毛呢大衣526元,而一套198元的运动服,穿了一个月就起球。
对此涉事校方的回复
“如果像升旗、像搞班级活动
别人都穿校服,那你的小孩子不穿吗?”
校方工作人员表示,补交的1400元是冬季校服的费用。据了解,2016年9月发的《南昌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办法》就规定,中小学生校服订购必须严格遵循自愿原则,但对于校服的定价,还没有明确规定。
家长随后提出校服是否一定要购买时,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如果升旗、搞班级活动,别人都穿校服,那你的小孩子不穿吗?”一句“别人都穿就你不穿”,足以把多数家长怼得哑口无言。
此事一出,飞速在网络上发酵
网友们也坐不住了
网友热议:
表面自愿,实则强制
截至11月26日下午16时46分,#初一学生校服收费2300元#话题阅读量达2.3亿,讨论跟帖数达8363条。
记者梳理发现,大部分网友主要持以下几种观点:
a、表面上自愿购买,实则是一种隐性的“强制力”
尽管教育部门强调,校服购买遵循自愿原则,但不少网友表示,事实情况是——由于顾虑孩子感受等种种原因,很多家长“被自愿”了。有网友评价此事称,从规则角度讲肯定是不能强制学生订制的,必须以自愿为原则,但是“为了孩子的感受”绝大部分家长是必须自愿的。一般如果订个夏装、春秋装再贵也就几百块钱,家长大多也就不说啥了。动辄十几件、数千元的校服,普通学校的工薪族家长确实会觉得肉疼或者”刀下得太狠了“。虽然说规矩上是”自愿“,但这种事儿从教育管理部门角度要考虑这种“被自愿”的现实性。
b、均价不贵,但一次性13件真的有必要吗?
有网友则称,2300元13件,均价一件100多,这也尚可接受。可初中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每天都在长个子。一下子整十三件,合适穿戴的可操作性有多大?花里胡哨的整这么多服装,又是礼服?又是呢子大衣?作为学生是学习还是选美来了?
c、会助长攀比之风盛行
有网友表示,校服的初衷是防止贫富差距,杜绝攀比之风。两千多元买十几件衣服,这不是攀比之风下的另一种态势盛行吗?一个学生收几千元费用,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呢?毫不夸张的说,这波收校服费的操作救活了一个服装厂。
d、高昂校服费背后利益链应受关注网友呼吁公开账目
此外,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指出,高昂的校服费用背后的利益链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此外,学校选择的厂家、谈好的价格是否征集了家长的意见?学校服采购详细账目是否应该公布?招标流程是否公开公正、监管合理?校服出了质量问题找谁投诉?这也值得思考。
针对网友热议
目前南昌县教育部门及校方暂未有回应
表面上看
校服订购必须严格遵循自愿原则
可是,这件事究竟能否做到自愿
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么?
对于此事,你咋看?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浪微博 湖北经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2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