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今天红盘其实挺没诚意的,权重几乎都在跌,唯一可以解释的是科技股在涨,但从盘面上你们多少也看的出这是科技股快速下跌后的超跌反弹,参与意义不大。今天是MSCI扩容最后一天,北向资金流入超过400亿创历史新高,也是今年内外资被动买入A股的最后一次,我很期待明天往后市场会怎么走。
于是我对比了今年两次扩容之后A股表现,一次是今年5月28日扩容一周后指数下跌-1.67%,扩容一月后上涨2.37%。
第二次是8月27号,扩容一周后指数上涨0.96%,一月后上涨1.03%。
我们会发现每次洋人进来指数先跌后涨,里外里割了散户的韭菜。结合当前点位和时间周期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一个月后指数上涨是大概率迎接春季行情到来,话不多讲,珍惜3000以下的筹码,这句话反复强调很多遍,说的我都腻歪了。
尾盘市场有点异动,细心的你们或许也发现了,有的股票最后几秒迅速翻红,有的迅速下跌,有个共同的特征都有较大成交量。例如平安、长安汽车等尾盘突然翻红,招行等尾盘突然下跌。这是洋人趁最后关门时刻突击进入市场行为,之前扩容有过类似情况出现。我想问问,尾盘这点事算不算操纵市场?摊手。
浙商银行今天上市第一天就破发,开盘时涨了1分钱,如果开盘就算上手续费就是亏的,更有意思的是盘中跌至4.88元,也就是说即便中签也是亏的。我觉得这事挺好,新股上市就破发是典型的熊末特征。我十分希望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千万别停,一周怎么着还不得发个十来个过过瘾。
所以股民不要老想着炒股赚不着钱打新一定赚钱,在资本市场呆久了就会发现常用的路数很快就失灵,然后再生效,再失灵,周期反复的过程。靠打新赚钱的老旧思维资本市场分分钟教做人,接下来的邮储银行等着看戏。
阿里巴巴今天在香港上市,开盘价187,比发行价多挣了11块钱。之前有个大数据统计阿里港股中签率是80%,基本上只要参与申购的大多数都能中,相比A股新股申购盈亏比来说划算太多。
.....
后台有朋友留言挺有代表性,今天一并说说。
问“未来行情中我持有什么样的股票才能安心获利呢”?
这个问题问的挺好,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索性拿出来聊聊。
一句话“左手持有价值,右手持有成长”就不用担心害怕了。也就是说一边持有低估值有业绩确定的股票,一边持有科技成长性例如5G以及5G产业链中即将产生业绩的成长股,比如说内容、业态、应用、终端,都是未来牛股集中营,我觉得明年开始科技会有分化,既然我们有茅台、招行、平安这些白马牛股,科技也会诞生科技白马股,这与美国21世纪初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科技股发展路数类似。这需要你们花点时间了解一下行业逻辑,想赚钱和勤奋是成正比的,前提是方向得对,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客户不用着急,我已经为“衣食父母们”备好了5大科技白马股和5大候补科技白马股,大人们出钱,我出力即可。
其它没什么要补充了,仓位没变,没操作。周期股除了钴之外今天都有些调整,不妨碍今后上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1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