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受了欺负却不敢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这样来处理

孩子受了欺负却不敢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这样来处理

文/宋妈说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载)

孩子就像是一颗明珠,时时刻刻都被父母捧在手心,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收获了全家人的爱,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为了不让孩子生活得比别人差,父母们总是竭尽全力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些孩子从小便被娇生惯养,几乎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他们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靠父母解决,正是因为长辈的溺爱,才造就了一群侍宠傲娇、唯我独尊的“小爷”、“小公主”。

这些孩子总是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特别容易情绪化,甚至会以欺负别的孩子为乐,正是因为父母过度的溺爱和错误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变得如此飞扬跋扈。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对孩子做出正面管教,任由孩子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在孩子步入社会遇到问题的时候便会束手无策,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情。

还有一种孩子是与这些孩子截然相反的,他们总是沉默寡言,很容易自卑,即使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敢让父母知道,这让很多父母都非常苦恼。

不少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为什么孩子受了欺负却不敢跟我说?”有些家长在知道孩子被欺负却没有告诉自己的时候甚至会打骂孩子,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怂?他打你你就不能打回去吗?这样教育孩子真的对吗?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受了欺负却不敢告诉你,是不是跟自己日常的教育方式有关?当孩子遇到了这种情况,父母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受了欺负却不敢和父母说,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而没有安全感

那些缺少父母陪伴和关爱的孩子大多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们不喜欢热闹,总是将自己封闭起来,在集体生活中也会显得格格不入,即便在最亲近的父母面前也会将自己隐藏起来。

正是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过来自父母的爱,所以会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他们认为,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当这些孩子受欺负的时候,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委屈告诉父母。

★父母过于苛刻的管教让孩子不敢言

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严加管教,孩子犯一点错误就要受到惩罚,当被严格管教的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之后,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犯错了,如果把这些告诉父母,肯定会遭受到父母严厉的批评。

所以,即便在外面受了天大的委屈,在父母面前他们也会只字不提,因为他们担心告诉父母会遭受更严苛的指责。

★担心自己的诉说会辜负父母的称赞

为了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很多父母都会经常夸赞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肯定是没错的,但是如果总是夸大其词地表扬孩子,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永远都是最棒的,他们会认为自己如同英雄般无所不能,殊不知谁都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正是因为这种“英雄感”在作祟,所以,他们在受到了欺负之后会“难以启齿”。

我的表哥就是一个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人,他的确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在他父母眼中,我表哥几乎是没有缺点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做到最好。有一次他因为一件小事跟隔壁班的同学起了冲突,对方人多一起打了他,回家后父母问他怎么受伤了,他却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后来他父母觉得不对劲去学校了解情况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同我表哥一样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如果将自己受到的委屈告诉了父母,那自己在父母心中无所不能的形象便会坍塌,所以,即便有委屈也会选择默默承受,不敢将解决不好问题的自己展示给父母看。

怎么与孩子沟通,才能从孩子口中得知他们有没有受欺负

★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场合与孩子沟通

如果家长不看孩子当天的情绪和状态是怎样的,也不分场合直接问孩子:“别人有没有欺负你?”那基本上是听不到孩子的实话的,要想从孩子口中得知他有没有受欺负,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太唐突,要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在合适的场合与孩子沟通。家长不妨观察一下孩子在放学之后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沮丧的还是兴高采烈的?是情绪高涨还是很低落?

“有没有受欺负”这类问题对孩子而言是很敏感的,所以,建议家长选择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去与孩子沟通,沟通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问问孩子:“最近在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开心的事情?”等到孩子说完之后再问孩子:“那么,除了这些开心的事情,还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让你不开心的?”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提问,孩子一般都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虽小,但是他们和大人一样也是要“面子”的,要是想知道孩子有没有受欺负,切记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去问孩子,因为孩子认为,“受欺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如果让别人知道了就会很丢脸。

所以,在与孩子沟通此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合,最好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只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时候去与孩子沟通。

★要反复斟酌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注意向孩子提问的语气现在的孩子都是非常有自己的想法的,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聊天方式和语气,那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会得不到真实的答案,还会让孩子有抵触情绪,影响亲子关系。

因而,要想从孩子口中得知他们有没有受欺负,一定要反复斟酌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也要注意沟通时的语气不能太生硬,如果以质问的口吻去提问,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会认为父母是在窥探他们的隐私,这样就很难将话题继续下去。

如今的孩子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外界常常会有抵抗情绪,即便是在最亲近的父母面前也会有所保留,要想放下孩子的戒备心,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要学会放低自己,用朋友之间谈心的方式去询问孩子,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明白父母不是想要干预他们的生活,只是想给他们更多的关心。

★用一些“小套路”来与孩子沟通

现在的小孩个个都是很“精明”的,如果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使用一些技巧,那是很难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的。

所以,适当的用一些“小套路”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家长在问孩子问题之前不妨先向孩子说说自己小时候的“糗事”,说说自己是怎样被人欺负的,谈谈自己被欺负之后是怎么做的,即便没有经历过,也可以编造一些,用一些“套路”让孩子明白:被欺负不丢人,在受了委屈之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父母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家长可以这样做

★让孩子懂得人身安全是第一要

任无论孩子处于什么年纪,都应该让孩子牢记,没有什么事比自己的人身安全更重要,做父母的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守在孩子身边,所以要教孩子学会独立应对危险。

父母要告诉孩子,当感觉到危险来临的时候,要看看对方是跟自己闹着玩的还是故意挑衅的,如果是故意欺负,那就要勇敢地跟对方说不,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要拼命的保护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

如果形势是无法掌控的,那就要想办法向老师或身边的人求救,受了欺负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让老师和家人共同来处理。

★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处理事情的能力

很多人都认为性格孤僻的人比较容易受欺负,相比之下,内向的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确实稍差一些,但并不意味着不爱说话就一定会受欺负。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引起的,

比如,他们会因为争一个玩具而打架,会因为某场比赛的输赢而起冲突,会因为抢一支画笔而发生摩擦……这些在我们大人看起来非常小的事情,都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矛盾的导火索,如果孩子能够具备在集体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也许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

★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应对欺负自己的人

当孩子将别人欺负自己的事情告诉父母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怒气冲天,甚至会以暴制暴,冲动的找对方理论,这样做很有可能会激化矛盾,一旦做出过激的事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当孩子向自己诉说委屈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告诉孩子虽然对方欺负人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不能像他一样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是请老师来协调,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孩子受到欺负之后,有些孩子会及时向家人诉说,还有一些孩子则什么都不会说,这跟孩子的性格以及教育方式都有非常大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亲子关系。

那些能向父母敞开心扉的孩子大多都和父母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若是希望孩子跟自己袒露心声,那不妨先试着跟孩子建立好亲子关系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089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