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鲜业务发展得如火如荼,盒马鲜生、每日优鲜、超级物种等十几个生鲜平台瓜分市场。但一家欢喜一家愁,在这竞争激烈等市场,有的默默退出,有的兴致勃勃地加入。
近日,呆萝卜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公司日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经营不善主要原因是B轮融资未能如期到账,扩张过快导致融资步伐没能同步跟进及信息不对称。毕竟在短短3年之间,呆萝卜就开出1000家门店,在未来要在全国50座城市开设10000家门店,肉眼可预见的烧钱速度。
其实近半年来,呆萝卜多次传出大规模闭店消息,但这次该公司首次承认出现资金问题。不过今天呆萝卜在公众号称逐步恢复办公,还与供应商发布联合声明称,将共同推动呆萝卜恢复运营。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呆萝卜会放缓扩张速度,转而去筹措资金,渡过难关。
与危机重重的呆萝卜相比,美团则是势头强劲——美团旗下生鲜业务美团买菜在深圳多个区开设了9家线下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手机买菜服务。这也是继北京、上海、武汉上线美团买菜之后,进军的第四个城市。
事实上,美团买菜不是美团第一次入局生鲜。2017年7月,美团主导运营的“掌鱼生鲜”第一家门店正式开业,敲开了生鲜的大门。去年10月,“美团买菜”陆续在上海、北京、武汉设置前置仓,并开启到店自提模式。到了今年8月,美团开始孵化“菜大全”项目,为菜市场代运营,将菜市场中摊贩的商品经过品控、包装后搬到外卖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虽入局迟,但相比阿里10月低调布局菜划算,可以说是快马加鞭。首先是配送基础设施完善,到家业务水到渠成。其次是美团系基础流量赋能,B端快驴生鲜供应链支撑。这也使得美团能抢先阿里一步虎口夺食,占据先发优势,所以阿里在前置仓赛道要加紧步伐了。
有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生鲜电商的生存,主要是具备差异化服务和竞争优势,并彻底形成用户习惯。但这些电商们为了抢占市场,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烧钱,谁能笑到最后让时间来证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0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