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特斯拉Model 3国产上市,蔚来没急,上汽荣威先急了?

特斯拉Model 3国产上市,蔚来没急,上汽荣威先急了?

官方称,虽然市场持续下行,但当前正是上汽乘用车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最需要的是创新,「新」是上汽乘用车品牌向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文|郭文静

图|来源网络

无论中国品牌有没有做好准备,中国新能源车全面市场化阶段都要来了,在这个被行业成为『后补贴』的时代,中国品牌要面临的不仅是能否实现『弯道超车』的灵魂拷问,更是能否『活下去』的现实考验。

对此,中国品牌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布局较早的上汽乘用车。11月20日,2019年广州车展前夕,『芯动2020+』上汽荣威绿芯战略沟通会在广州召开。沟通会上,上汽荣威针对2020年及未来几年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需求,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全维度突破的发展路线。

换言之,针对后补贴时代,上汽荣威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涵盖技术、设计和营销模式多个层面,可以看成是上汽荣威新能源战略的2.0版本。同时,这也是上汽乘用车品牌向上进入新阶段的一个信号,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杨晓东表示,虽然市场持续下行,但当前正是上汽乘用车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最需要的是创新,『「新」是上汽乘用车品牌向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据他透露,2020年将是上汽乘用车的产品大年,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面对补贴退出,『从产品到商业模式到服务体验』,上汽已经准备好了一套新的打法,而且他显然对这套打法充满信心,『特斯拉能到中国来,我们也能到欧洲去』。

打造平台化解决方案,实现『降成本提性能』

杨晓东的自信来自上汽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作为最早在新能源车领域布局的企业之一,上汽荣威始终坚持走『技术派』路线,目前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在中国品牌中处于前列。

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表示,新能源车趋势不可动摇,但在竞争中能脱颖而出的前提有两个,『首先是在安全可靠基础下,性能要能跟燃油车竞争,其次是成本要下来』。这也是上汽荣威绿芯战略未来的两个重点发力方向。

据朱军介绍,为了控制成本,上汽荣威在电芯、功率半导体、电机三项关键子零件的研发制造上,与宁德时代、英飞凌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构建了技术领先、供应安全、有价格竞争力完善的供应链,确保上汽荣威的采购成本不会高于合资品牌等强势竞争对手。

当然最好的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的方式,就是将这些核心零部件供应掌握在自己手里。据朱军透露,上汽荣威即将推出平台化电驱动解决方案、电量兼容平台化电池方案等领先技术,通过平台化的解决方案,上汽技术部门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将驱动和电池进行排列组合,以满足对产品尺寸和性能的不同需求。

朱军以荣威RX5 eMAX为例介绍了上汽荣威新技术的优势,他表示,该车采用第二代插电混动技术,比第一代技术,仅在电驱系统就节省成本一万多块,成本下降幅度大于国家补贴退坡幅度,而第二代技术性能是有所提升的,『所以我们电动化、架构化的东西出来后,会在性能上持续提升,但成本会快速下降』。

此外,未来这一平台化解决方案可能不仅仅会供给荣威、MG品牌,也将供给商用车或上汽其他合资品牌使用,实现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杨晓东强调,这一平台将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上汽就更容易实现规模化,从而『较早地实现新能源技术和成本的平衡』。

探索新销售模式,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在杨晓东看来,这套从产品技术到商业模式再到服务体验的『新打法』,也将是上汽的『体系力』,在后补贴时代,这将是上汽乘用车参与竞争和实现全球化战略的关键。

在此次沟通会上,上汽荣威发布了全新智能电动设计理念——集智设计,以『集成、本质、生命力』为三大设计观,用中国品牌的独有视角去解读未来汽车设计的方向,集智设计理念首款量产车是荣威首款纯电动轿车荣威Ei6,该车续航里程达到600km。

上汽荣威新能源的全新销售模式被命名为『NetGreen新模式』,用户端将推出码上看车、深度试驾、新消费订阅模式等全新服务,增强用户服务体验和价值感知;而在销售端,新金融服务、新共享运营、新互动社交、新智能客厅将构建上汽荣威新能源『四次方』,提升经销商服务能力与质量。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NetGreen新模式不是简单意义上『拆网』或者『加网』的概念,而是与战略投资人在价值链上做一些新模式的探索,『我们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把钱花在让用户倍爽的方面,才会有回报』。

从这套新打法不难看出,上汽乘用车正在用一场变革助推企业登上一个新台阶,在采访中,杨晓东坦言汽车产业是个规模化的产业,只有销量达到一定量级,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活下去』,『但要有质量、可持续的规模,所以我们更关注市占率的提升,只要市占率上去了,百万辆就是最后的结果』。

今年前十个月,上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53.2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多,从今年的形势来看,上汽乘用车全年销量预计会与去年的70万辆相当,距离百万辆级还有一段距离,而中国市场已经结束了高增长周期,上汽乘用车想要实现百万辆目标的确需要一套『新打法』,企业已经出招,具体成效只能等待市场的验证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0822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