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教育孩子你还在靠吼?学会这2点,你也能摆脱“暴躁妈妈”

教育孩子你还在靠吼?学会这2点,你也能摆脱“暴躁妈妈”

文丨萱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相信有不少妈妈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的时候,内心会感到非常无奈。小李就是一个例子,自己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女儿准备出门就是一场“恶战”。女儿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起床速度慢,洗漱速度慢,吃饭速度慢。等到女儿晃晃悠悠地做完了准备,一看时间离上课只有10分钟了,每次小李骑着小电驴踩点送女儿去上学。今天女儿依然是老样子,刷牙刷了半天还没弄完。

小李忍不了了,直接对女儿大声吼了一句,“你弄快点会死吗?”女儿突然怔住了,眼泪刷刷地流下来,早饭没吃自己背上小书包就走了。小李事后也很懊恼,为什么自己要故意去吼孩子,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才好呢?


妈妈吼孩子的原因

1. 遭受强烈刺激的应激反应

家长突然会对孩子吼叫,是因为这是一种遭受强烈刺激后的应激反应。当孩子故意表现出和父母“作对”的杨紫,生气的父母会抑制不住心底的情绪,大声地对孩子发泄出来。但是这种宣泄对于双方的关系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可能伤害到对方。就像小李的女儿在听到妈妈的一句怒吼后,认为妈妈不再爱自己了,就伤心地自己走了。

2. 父母也在吼叫中长大

有时候父母经常会对孩子吼叫,是因为他们也是在上一辈的吼叫中长大。父母们可能不明白,这种教育方式根本不适合教育孩子,只会让双方的感情状态更差。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觉得自己也是被吼大的,那么自己的孩子一定受得住。可是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这样很直接地大声吼叫,只会让孩子更加远离父母。

3. 吼叫成为了家长的一种习惯

很多家长让吼叫成为了自己的一种教育习惯,他们可能发现屏声静气地跟孩子讲话,孩子反而不会听他们的话。如果通过吼叫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在迫于父母的威严之下,可能会顺着父母的意愿去行动。而孩子听话的次数越多,父母吼叫的次数就会越频繁。但是经常吼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经常吼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1. 孩子会变得更消极

如果家长总是以负面的词语来形容孩子,并且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差,会让孩子慢慢地变得更加消极起来。比如孩子只是反应速度慢,妈妈偏要说孩子天生就笨,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妈妈说的那种样子,更加局限在原来的负面思维中不肯改。妈妈越吼,反而会发现孩子真的如她所说,更“笨”了。

2. 孩子的脾气会变得更暴躁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发脾气,会让孩子认为不分场合发脾气的行为是合理的。他们在学校时可能会有样学样,如果同学们与他发生了什么矛盾,他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变得更加冲动暴躁起来。甚至有些孩子会在学校和同学打起来,追根究底这与父母的“示范”作用有关。

3. 孩子会变得更自卑

孩子在受多了这样的教训后,会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有什么挑战和任务也是最先放弃的那一个。他有时候也会羡慕其他同学的勇敢,心底很想尝试,但是心底的自卑又让他放下了想尝试的手。


怎么做个佛系妈妈?

1. 设置规矩,让孩子按规矩来

如果家长想不到更好的教育方法,不如和孩子共同设置一项规矩,让孩子按照规矩来。好的规则必须要有奖励和惩罚制度,当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鼓励孩子自觉去接受小惩罚。如果孩子完美地达成了之前的目标时,大胆地奖励孩子,让孩子更有自信。

2. 父母经常和孩子沟通

一味地用语言暴力对待孩子是无用的,不如用真诚的态度经常和孩子沟通。家长要放下自己的“高身段”,以一个知心朋友的身份,去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慢慢地打开他们抵触的心结。如果孩子从心底里明白过来,父母是真的为他们好,相信他们自然会改的。

3. 设置一个冷静角

在双方的态度都剑拔弩张的情况下,父母和孩子可以先暂时分开,各自去冷静角平复一下心情。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孩子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行为过激了。只有双方完全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达成家长想要的目标。


总结

教育孩子光靠吼叫是没有用的,家长要尝试更明智的教育方法,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又受孩子信任的好家长。巧用以上几个妙招,你也能成为“优秀妈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226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