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爸妈,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睡觉时候,小手举着呈现“W”似的,放在头的两侧,像极了“投降”,小腿又蜷曲着跟个小青蛙似的,这姿势特别惹人怜爱,很是可爱,当然这也是小婴儿最常用的睡姿。
当新手爸妈在看着看着,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同时,肯定也会好奇,为什么刚出生的小宝贝,睡觉都会呈现这种姿势呢?
而且还不是持续很短暂的时间,反之还维持很长一大段时间都是这么样,其实家长也不用过于惊讶,因为这是孩子正常的“本能”反应,那么孩子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睡觉姿势呢?
这姿势主要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
1、本能反应
孩子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由于活动空间狭小,使得其双臂需放在胸前、双腿也仅只能呈现弯曲的,在出生之后一般也还是会继续保持这一姿势睡觉,主要也是因为这一姿势,会让孩子感觉到更多的安全感。
除此之外,有些新手爸妈还会问老一辈的人,自己过去小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这样睡觉呢?长辈们兴许是忘了、兴许是真的不是,但其实那时候,老一辈的长辈,都比较喜欢在孩子出生之后“捆”着孩子,让孩子一动也动不了的严实包裹,那又怎么可能伸出手、举着手呢?
2、条件反射
有时候孩子会摆出“不规则”的投降睡姿,两只胳膊都伸出来向上举,但姿势更像是在“击剑”,头还会歪向一侧。这种睡觉方式,其实是孩子典型的条件反射,称为“强直性颈部反射”。
这种反射最早会在孩子于孕妈妈肚子里时,大约28周的阶段发生,直到出生后会在持续到3个月大左右。倘若在之后还是持续存在,那就很有可能是孩子脑部病变。
这种反射,能有效阻止孩子由仰卧滚向俯卧、由俯卧滚向仰卧,然而随着孩子控制平衡功能完善发展下,也会促使这种姿态的改变,因此倘若孩子超过3个月大后,还常常保持这一种姿势,家长可一定要注意了!
3、保持平衡
孩子出生之后,其平衡功能尚未形成,且因为孩子体型这阶段是呈现“圆柱型”的,很容易让孩子“侧翻”,因此投降式睡姿能有效协助孩子保持平衡。
因此如果家长因为担心著凉而强行把孩子的手给收进被窝里,可能会导致孩子在睡梦中感受到“不安全”,因此会再一次地把胳膊身出来。
有些时候孩子还会面部整个朝下,趴着睡觉,这时候双手也会放在头顶呈W姿势,这也是另一种的自我保护,不过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姿势,别让枕头、床铺堵住了孩子的口鼻,引发窒息问题。
有些家长仍旧会担心,孩子这一姿势会不会容易着凉?
长辈总说“孩子火力大,隔薄伸出来反而可以帮助孩子散热。”孩子的胳膊属于血液循环末端,和身体相比保温能力其实是最弱的,天气冷的时候,孩子胳膊体温往往偏低,倘若摸到孩子胳膊较凉,还是要给孩子盖上点。
而在替孩子盖被子的时候,其实不用一定要把孩子的手收进被子里,而是可以让孩子维持投降式睡姿,用被子轻轻掩住孩子的身体,在脖子处压一下即可,这样也能盖住大部分的胳膊,留下小手在外面是可以的。
此外,家长可以帮孩子准备睡袋,这样孩子也会睡得更加自由,还能确保孩子不受凉的问题。最后,家长一定要注意室内温度要维持在最恰当的温度,最适合孩子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度到24度间,这也是孩子在产房时的要求,家长可以买个温度计来控管,适度地调节温度,亦能让孩子待得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孩子此一“投降式睡姿”,是孩子最本能、最舒适的姿势,伴随孩子不断的成长发展下,孩子会解锁更多元的睡姿,因此就不用特别强行纠正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0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