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问卷调查显示,有88%的中国人都有午睡的习惯。由于我们饮食结构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会迅速升高血糖导致大量胰岛素的分泌,导致人们经常吃完饭就想睡觉。午睡也有助于补充精神,中午睡半个小时有助于完成下午的学业和工作。但是关于是否午睡,人们分为两派。那么到底要不要午睡?哪个派的做法比较健康?
午睡的好处:
1. 消除困倦:摄入碳水化合物后,人体自然而然产生困倦感,适当的午睡可以消除疲倦感,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2. 让记性更好: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ednick曾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过研究结论:白天小睡与夜间睡眠一样可以促进睡眠依赖的记忆。睡午觉和晚上睡觉一样,可以将碎片化的记忆形成有网络结构的记忆,可以增加记忆。
3. 调解情绪:当早上的工作压力过大时,适当的午睡可以改善心情,调解情绪,缓解压力,能降低人体紧张度。
4. 提高免疫力:当出现感冒、腹泻等疾病时,很容易产生疲惫感,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缓解疲惫感,还可以有效提高由疾病原因导致下降的免疫力。
5. 稳定血压:如果工作压力大使人血压升高时,午睡片刻有助于降低血压,还可以维护心血管的健康。
6. 保护眼睛:闭眼可以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入睡可以让眼球睫状肌得到放松和休息。可以有效防止视力的下降,还能让正常分泌的泪水滋润工作了一个早上的眼球。
午睡多长时间为宜?
上班党午休的时间都不一样,长的有两个小时,短的可能只有短短的吃饭半个小时。睡少了觉得没睡够,睡多了又会头昏脑涨,那么午睡应该睡多长时间才健康呢?其实午睡时间因人而异:
1分钟:如果没有较长的午睡时间,闭眼休息一分钟,放空大脑让大脑暂停工作一分钟,也可以消除疲劳,可以恢复精神。
2-5分钟:上班党工作量较多时,记忆力会下降。午睡2-5分钟可以放松身体,休息大脑,稍作调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6-10分钟:有研究表明,6分钟的睡眠就可以将记忆碎片转成网络结构的记忆。6-10分钟的睡眠,可以提高记忆力。
10-20分钟:十分钟以上的午睡时间,是最佳睡眠时间。不仅可以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还能提高记忆力、学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20-40分钟:这个时间适合前一天晚上睡眠时间不够的人,可以补充睡眠时间,缓解由于前一天睡眠不足带来的疲惫。
不建议睡眠时间长达45分钟以上,因为45分钟的睡眠会让人进入深度睡眠期,进入该期后再醒来会有身体疲惫、提不起精神的感觉,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午睡时,应该避免这三点:
一、趴着睡:虽然是午睡,但还是建议躺着睡午觉。如果没有办法躺着睡,可以靠在椅背上睡觉。趴着睡不仅会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还会压迫眼球导致眼压过高。容易出现手臂酸痛、麻木以及视线模糊等现象。趴着睡觉也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容易造成胃胀气。还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耳鸣、腿脚麻木等症状。
二、不要睡太晚:一般午睡时间在午饭的半个小时后,约在12:00-14:00期间,既能缓解由工作及学习引起的疲劳,还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三、不要吃完饭立即睡觉:这样不仅容易引起胃胀气,还会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午睡时身体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建议午饭后活动半个小时再午睡。
这两类人最好别睡午觉:
1. 夜晚容易失眠的人:如果晚上长期失眠,中午又午睡,会大大增加晚上失眠的概率,这样会导致睡眠时间陷入失眠-午睡-失眠的恶性循环里。不过适当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不足,时间只要控制在10-20分钟即可。
2. 血压低的人:午睡时,血流速度减慢。血压低的人本身血液粘稠度较高,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容易诱发中风的危险,如果要午睡休息,建议不在室温过高的环境午睡,且午睡时间不应超过半个小时。
看到这里,你知道午睡的好处了吗?睡午觉是人的本能需求,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能养生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9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