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今天在上海健康医学院举办的2019中国健康保险发展年会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健康保险发展的研究报告。
蓝皮书由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莹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建军研究员共同主编。
其立足于2018年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现状,用翔实的资料、数据和图表进行了论述,揭示了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业务状况与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2018年,国内保险业经历转型阵痛,寿险业务出现负增长、产险业务也呈低速增长状态,唯独健康保险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健康险从2011年的人均51.3元增长至2017年的人均389.1元。2011年以来,健康保险保费在保险业总保费中的占比快速上升,2018年达到14.33%。健康保险已成为保险业的重要业务领域。占人身险保费收入比重从6.37%增至20.95%,占全行业保费收入比重从4.60%增至14.34%。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一般在3000-4000元/人,美国更是超过1.6万元/人。
百万保额医疗保险降温
健康险种的百万保额医疗保险曾是很多保险公司力推的险种。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为追求营销噱头,在严重缺乏经验数据、定价基础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盲目设定高额给付限额;在短期医疗保险中违规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 ;有的保险公司夸大产品功能,扰乱市场秩序;有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在核保阶段缺乏有效风控,导致理赔时产生纠纷或者因为线下服务能力不足,导致理赔出现问题等等。
蓝皮书指出随着监管力度加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保险公司热推的百万保额医疗保险开始降温,一些不合规的百万保额医疗保险产品停售,有的保险公司追加修改了保险合同。医疗保险逐步走向了更加规范发展的道路。
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叫好不叫座
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投保人可“带病投保”,并保证续保。
税优对象包括了工薪阶层和个人经营者。企事业单位可以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视同员工个人购买。
自2016年开展试点及2017年全国推广以来,在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能力开始显现,受到社会的关注。但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上市以来,一直是叫好不叫座。
截至2018年底,保险行业共24家保险机构开展该业务,行业累计承保仅31.9万件,累计实收保费仅9.4亿元。
蓝皮书特别指出,个人税优健康保险是我国是针对纳税人的国家政策福利。但是从市场反馈及业务发展成效来看,消费者的认可度不高,业务发展并不理想,我国个人税优健康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蓝皮书建议,首先要完善税收政策,取消强制保险规定,尽快打通税务与保险系统的对接,实现扣缴环节的流程简化和互联互通。同时行业统一建立税收优惠型补充医疗保险理赔目录。
医保控费改革的难题
校长黄钢
医保控费改革已成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心,也为健康保险业参与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提供了契机。
蓝皮书分析了我国基于行政化的基本医保控费改革所面临的难题,剖析了“政府控费模式”和“公私合作控费模式”的成败得失,阐述了以“管理型医疗”为导向的基本医保控费改革的缘起和演变过程。
蓝皮书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为了解决单一控费目标带来的弊端,基本医保改革应从从控费转向价值导向,而价值导向的改革应以医疗服务价值评估为前提条件,推行基于价值的按绩效支付的项目,发展整合型医疗。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介绍,全国人均寿命达到68.7岁,上海超过83岁。但是上海健康生命值为70岁,这意味着很多老人还有10多年是在不健康地活着,如何让每一位
蓝皮书认为,健康保险业在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这是“健康中国”战略有效落地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介绍,全国人均寿命达到68.7岁,上海超过83岁。但上海人均健康期望生命为70多岁,这意味着很多老人还有10多年是在不健康地活着。健康保险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关键,同时也对健康保险的人才有更大的需求。
2017年上海健康医学院获批”健康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健康保险专业方向。当年招生62人。今年累计招生数达到302人。
”健康保险人才培养是健康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前景非常广阔,现在已有不少用人单位想要预订毕业生。“黄钢校长自信地表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9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