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皮海洲: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是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

皮海洲: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是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

据新华社报道,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提及资本市场时,《决定》强调“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一提法与之前各个层面的表述有很大不同,体现出更加务实的作风,也抓住了资本市场的“牛鼻子”。

就中国股市而论,A股市场开设近30余年,市场规模有了巨大发展,目前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700家,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可以说,A股市场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近30年来,A股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就是一个薄弱环节。比如,投资者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股市制度对上市公司的部分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偏轻,哪怕上市公司欺诈发行,也只是“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这个处罚比银行贷款利率还低。

这样的制度设计,已不适应于当下的A股市场了。现在,上市公司不限于国企,民营、私营、家族企业应有尽有。尤其是当下的股市,注册制成为市场的一大风口,注册制不仅在科创板试行,而且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也是呼之欲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已成A股市场的当务之急。

以注册制为例,A股市场积极推行注册制,无非是希望能加速新股发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以A股市场所肩负的使命来看,这个出发点是没错的。但由于股市的基础制度设计存在问题,使得股市即便实行注册制,其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还是大打折扣。

这里涉及到的基础制度就是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设计,现行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设计并不太合理。一家企业上市融资,却带来3倍到9倍于首发IPO规模的限售股,这些限售股解禁后即便是按发行价套现,其套现的金额也将是IPO募资的3倍到9倍,更何况限售股解禁后套现的市场价通常都远远高于发行价。

所以,在这种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IPO融资规模并不大,但限售股套现的资金却是IPO融资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企业上市对企业的支持其实不大,反倒是限售股股东因此受益巨大。如果将这些限售股股东套现的资金压缩下来,用于支持更多企业IPO,这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所以,从加强基础制度建设而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设计需要解决。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缓解限售股套现给市场带来的冲击,而且还可以让更多企业上市IPO,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基础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诸如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不力,企业上市让控股股东等原始股股东成为最大受益者,同时对投资者保护工作没有跟上等问题,由此也便有了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即便弄虚作假,也要钻进上市公司的队伍中来。而注册制对IPO公司审核相对宽松,也让这类弄虚作假的公司有机可乘,成了注册制的后患与隐忧。所以,实行注册制也需打牢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这个根基,尤其需要有严刑峻法来保驾护航。

一言以蔽之,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来说,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无疑是当务之急。股市越向前发展,越需倡导改革,越要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毕竟基础制度建设是股市根基,根基打得越牢,股市的发展才能越健康,相关的改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既是一个务实之举,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决定》能够作出如此决定,堪称中国股市之福。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皮海洲

编辑 汪垠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7172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