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室里,有一个话题令人感到沉重而悲伤:父母之间不相爱。
我们常说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而孩子又何尝不是为父母操碎了心呢?只是父母的操心会常挂在嘴边,而孩子的操心是默默无闻。最令孩子操心的一件事,莫过于父母之间不相爱(不会爱或感情出现问题)。
父母之间的感情,就是孩子的情感容器。当情感容器出现问题时,孩子是会非常敏感的感觉到的。就像很多夫妻离婚选择不告诉孩子,孩子并非一无所知,他会从空气当中闻到离婚的味道,只是不去揭露事实而已。
父母之间不相爱,会引发许多问题,比如:孩子不相信婚姻,表现得自卑,情感淡漠。这些问题,每一个都需要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花漫长的时间来进行疗愈和整合。
父母不相爱的表现也有很多种,根据我的心理咨询从业经验将父母不相爱的家庭分为以下5种:
1、 压抑-情感淡漠
在一些家庭里,夫妻之间几乎是不说话的,要说也是说关于孩子的事情,从不聊个人感情。在这样的家庭里,氛围是冷的,孩子很难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流动,大家谈的从来都是事情,这样的家庭典型特征就是压抑和情感淡漠。
情感淡漠的家庭,并非是没有情感,而是大家都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父母对情感的压抑一般会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孩子,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表达情感,他自然不知道如何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
一位成年女性,在描述她的原生家庭时这样说:小时候,我们一家人连吃饭都没有坐在一起过,逢年过节也是如此:妈妈把饭做好后,大家各自端着碗去不同的地方吃。
这种类型的家庭,是不会表达爱的家庭。孩子很渴望爱,但又感受不到,他会感觉很孤独。
2、 寻找婚外情
相比较情感淡漠的家庭,寻找婚外情是另一种父母不相爱的表现。这样的婚姻里存在着一个潜在的风险:离婚。婚外情,可以说是对孩子的内心来讲最具有破坏性的一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希望父母之间都是忠诚于彼此的。假如他知道父母一方背叛了另一方,这个信息就会在他内心里带来撕扯。他会替父母中的一方憎恨另一方,也会感觉到很无力,他帮不了任何忙。他会担忧父母的婚姻是否能坚持下去,他甚至还会担心受伤害的一方因难以承受现实打击而造成精神崩溃。
在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内在世界会像父母的婚姻一样动荡不安。他很难相信自己以后可以经营好婚姻关系,他会担心未来自己的伴侣也会不忠。因为他没有在父母这里见过一个好的婚姻模型是什么样子,他在两性相处方面会表现得没有信心。
3、 争吵打架
争吵打架的婚姻,有着高浓度的情感张力。只是这个情感不是爱,而是不满,抱怨和攻击。
任何见证过父母打架的孩子,都会在心里形成一道印记。这个印记是恐惧,是受伤,是愤怒,是替那个挨打的人感到疼痛。
孩子对于父母情感的忠诚度是最高的,那是他生命的来处,他最接受不了父母受苦。如果父母受苦,他会在以后的关系中把自己搞的也很苦,就像父母一样发展出一段很虐的情感关系。
在经常争吵打架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对父母的婚姻有无限的担忧和恐惧。他害怕父母一方被打伤/打死,害怕父母离婚,害怕自己也会被打。
这样的家庭里情感张力是很大的,父母很难做到不把情绪波及给孩子,孩子也很难从这样震荡的关系当中撇清自己。
4、 两地分居
两地分居对婚姻质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很难见到两个相爱的人是经常两地分居的,有许多明星的婚姻刚开始爱的热烈,最后终止于聚少离多的分居状态。
到底是不相爱了引起了两地分居,还是因为两地分居而不相爱,很难去辨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对孩子来讲是一个重要养育者的缺席,对伴侣来讲是情感供给和生活搭档的缺失。
比如,家庭中爸爸是常年在外的,养育孩子的职责就全部落到了妈妈的身上。妈妈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她就很难有耐心去对待孩子,因为她自己就是“缺爱的”。
在情感上没有一个稳定供给的女人,通常会花很大的心力去培养孩子,因此她会在精神层面上对孩子有很多的控制和要求,因为她要确保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孩子也是她唯一的情感寄托。
这就意味着,孩子在家庭里会获得了太多的注视,无形间他扮演着妈妈的精神伴侣。
5、 离婚-说彼此坏话
离婚对孩子心灵所造成的伤害,是他不得不被迫和父母其中一方分离。如果父母又重新组建家庭的话,他会很难找到自己的归属在哪里。
有一些夫妻离婚是直接切断关系的,孩子的法律抚养者不允许孩子和另一个人进行往来。更为糟糕的是,离婚家庭中的孩子,会更加容易面临父母之间说彼此坏话的局面。
父母之间说彼此坏话的情况在争吵打架的家庭中也会常常出现。
夫妻之间说彼此坏话,尤其是只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爸爸/妈妈的坏话,对孩子来讲并没有任何好处,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令孩子感觉受伤了。
有一个孩子曾向我描述他的艰难处境:父母离婚后,他到爸爸那里,爸爸会对他说一堆妈妈有多么可恶。到了妈妈那里情况也不容乐观,妈妈会对他说爸爸以及爷爷奶奶有多么坏,做了多少欺负她的事情。
他只是一个小孩子,很难去消化这些坏话。爸爸说妈妈坏话,妈妈没有听到,妈妈说爸爸坏话,爸爸也没有听到,孩子成为了坏话的唯一接收者。
坏话里传递的是一种愤怒/憎恨,孩子接收到之后,这些信息会让他的内心产生撕裂,甚至会产生认同:父亲或母亲是不好的。这样做带来的影响是,孩子也很难认同自己是好的,他会既替爸爸对妈妈感到不满,也会对妈妈替爸爸感到不满,他会常常觉得很羞愧,觉得自己不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除非他将自己和父母的情感关系割裂开,才能让自己从中解脱。但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
结语:
在父母不相爱的家庭里,孩子难以快乐起来。孩子会一心想要弥补和照料婚姻中最缺爱、最受伤的那个人。他会在夜深人静时替妈妈在心里默默的等待爸爸回来,期待爸爸可以对妈妈温柔一点,期待家庭里可以有欢乐的美好时光。
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成长的底盘,如果这个底盘是有爱的,孩子自然可以吸收到这份爱。父母之间相爱,孩子就可以安心的做他自己,而不是夹在这段关系里为难。
所以,如果你问我,什么才是给孩子最高品质的爱?我的答案是:父母之间相爱。
如果夫妻之间已经不相爱,那至少也可以做到不要互相伤害,去诋毁对方。因为你所有诋毁,都将由孩子来买单。
作者:小朋,二级心理咨询师,用简单的文字,书写普通人的心灵世界。愿你好好生活,好好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5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