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的迷之选择,原来有这样的信号,父母无法理解,但请不要干涉

宝宝的迷之选择,原来有这样的信号,父母无法理解,但请不要干涉

宝宝经常会有一些迷一样的审美选择,比如:

  • 一定要穿红上衣、配绿裙子,怎么就不知道“红配绿,赛狗屁”呢?
  • 那么热还非要穿长靴子,说她也不听。
  • 每天的衣服要是都由着她选择,每天穿的像个花瓢虫一样,难看死了。
  • 其他选择也都不对劲,不让她挑吧就发脾气。

曾经有育儿专家曾这样说过:任何人,无论是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是当权的政治家,抑或颇具影响力的金融家,都没有父母需要做的决定多,也不如父母面临的头疼多。最令父母们棘手的决定之一,就是何时、何地、如何让宝贝儿开始进行自己的选择。

当不会走路的宝宝还在我们怀里吃奶的时候,一切似乎都那么简单,我们几乎可以替他做出所有的选择和决定。我们决定他什么季节该穿什么衣服,我们决定他什么时候该洗澡,我们甚至决定给他玩儿什么,带他去什么地方。

而当宝宝学会走路、学会说话之后,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个性逐渐萌生、自我意识日渐强大的小家伙们,颇有自己的主意,什么都喜欢做主,尽管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他们的很多选择令人哭笑不得。

东东总是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每次穿反后,都是奶奶及时换回来,但是下次东东依然还是会穿反。有一次奶奶不在家,东东穿了反的鞋子出去玩,不一会就跑回家问妈妈:“小朋友都说我的鞋子穿反了,是这样的吗?”妈妈说:“是的,你的鞋子穿反了。”东东自己把鞋子换了回来,从此以后,东东再也没有反穿过鞋。

身处五光十色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并非与生俱来的本事,而是需要积累大量经验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技巧。小小孩童缺乏经验,怪点子却多的很,如果不尝试一下,他怎么知道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呢?

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出所有的决定,那么孩子长大之后,无法替自己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们面临着各种诱惑,需要做出困难的决定,孩子会感到不知所措,他要么做出错误的选择,要么听从其他人的摆布。

曾看过一个国外的小故事:下着雪的冬天,妈妈要给女儿穿羽绒服,女儿哭闹着不要,一定要穿那件漂亮的花裙子。花裙子虽然很美,但是很薄,冬天穿出门肯定非常冷。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妈妈任由女儿穿上花裙子上学,如此寒冷的冬天,也不知道女儿在上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怎样的寒冷,回家后女儿再也不拒绝妈妈的羽绒服。从此,女儿会自己判断天气寒冷和炎热时,应该穿着怎样合适的衣服。

因此,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从小锻炼选择的技巧,赋予他们能够把握生活的感觉,这样他们能够成长为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正确选择的人。

我们可以把这种锻炼的机会,巧妙地融入孩子每天的玩耍当中,让孩子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练习做主、选择、决定。

给孩子选择权,并非意味着所有的可选之物都堆在一起。乱成一团的玩具,不会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我们可以把家里布置得有条有理,将孩子玩耍的物品分门别类,布置出不同的区域来,比如美术区(绘画和手工)、音乐区,玩偶区和建筑区(木工、积木等搭建物品),等等。让孩子首先根据类别来选择进行哪种工作,而后根据这一类型活动所需的材料,来选择他们使用哪些2选择怎样使用。

给孩子一次的选择,不要太多的可选之物,最好就是两三样,让选择过程尽量简单,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做出决定。

不要插手干涉指挥孩子选择什么、怎样使用,即使在我们看来不合格的“玩法”,也放心让孩子尝试一下,让他自己意识到方形的木块无法插入圆形的孔中、纸和布是包不住水的,蓝天上涂抹了黄色云彩就会变成绿色,等等。

相信孩子能够从“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来,即便他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你能容忍自己有时候犯糊涂,做出不那么明智的选择,那么对于小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你也会宽以待之了。


龙猫猫认为,父母的爱最终都是以放手为目的,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最终的结果,是要培养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关注龙猫猫,关注育儿教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3654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