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蔚来能撑多久?李斌的豪言壮语,我看还是换个项目为好

蔚来能撑多久?李斌的豪言壮语,我看还是换个项目为好

这篇稿子其实早该发了,但是呢,我想看看到底有谁给那篇爆文叫好。

果不其然,都是利益相关:蔚来员工,蔚来车主,蔚来合作方和投资人。还有各类依仗蔚来的电吹博主和跨界数码博主。

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不支持纯电动汽车,但是我支持你去传统主机厂买车,造车新势力我没有看好的任何一家。

李斌真的不算惨:

论比惨,最惨的人肯定不是他。蔚来只是让他少赚钱而已,即便去大洋彼岸的贾老板月薪仍有9万美元。去医院住院部,很多人在期盼奇迹的发生。轮得着李斌来当2019年最惨么那些人他们徘徊在生死的边缘线,哪个不比李斌只是亏损更惨。

李斌持有的股份仍旧可以保证他作为一个高管的富有生活,小小的挫折对于他并不算什么。李斌投资的也不只是易车,更不只是蔚来。论惨,他说不上。

蔚来不是自主唯一一个豪华品牌

红旗汽车早在1960年就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日内瓦展览会荣登《世界汽车年鉴》。红旗汽车的模型可以在模型大厂轻松买到。红旗是得到国际公认的品牌,如果谈40万以上的乘用车,红旗不是只有H7。仅仅今年HS7的销量就让人刮目相看。

如果把词汇限定在新能源里面,ARCFOX了解下。

论资排辈,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都轮不到蔚来在高端独当一面。况且蔚来就没有燃油车,而红旗汽车有燃油和新能源的全体系产品。

另外请蔚来车主和各位科技博主了解下劳斯莱斯雨伞的真实价格,问下厂家客服就知道的事情。2万一把,不是只有品牌溢价,人家有专利。

蔚来的商业模式盈利么?

一家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那就是慈善组织,而不是造车的主机厂。

更何况蔚来没有造车资质。江淮给蔚来造车已经人尽皆知了好么。

没有利润既无法生存,也没法给投资人回报,只有两个字——烧钱。钱花完了,然后你怎么办呢?

蔚来的股价能让谁有信心?除了蔚来车主和蔚来自己。

多家NIO HOUSE在繁华地段开张,这是蔚来的实力么?恰恰相反,这更是很让我疑惑的地方。

蔚来的销量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么高昂的租金,而且蔚来一直在亏损。据我所知,这么做的豪华品牌一般是超一流豪车。结果一搜网上,果然看到了部分NIO HOUSE关闭的消息。

一键加电,要如影随形的工作人员帮忙。

这明显是很高的人工成本。因为你要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还要布置汽车来实现这个功能。无论是柴油加电车,亦或是五十铃板车,再或者是给车主的代步车。蔚来的体验确实可以说很贴心,但是成本的高昂怎么回收呢?

蔚来的一波操作更让人疑惑:蔚来的换电免费,又是一笔成本。

更为神奇的是还要保值率对标豪华燃油车,这个差距咱先不说,我就问问这些成本的增加能不能抵消收入呢?蔚来什么时候能盈利?

特斯拉亏损速度比蔚来慢得多,而且CFO都离职了,蔚来的未来还是打上个问号比较好。

iPhone不能和蔚来简单类比:

蔚来的车主总以iPhone自居,但是作为一个iPhone机主,我就想问一句。

乔布斯发明了iPhone,出现了很多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东西。

NOMI那个尴尬的车机和IOS怎么比?

换电是蔚来首开先河么?不是。出租车换电站和斌哥没关系。

纯电是蔚来首开先河么?也不是,1880年爱迪生就制造了纯电动汽车。

我升级IOS13算OTA不?我用Siri算语音识别么?

你引以为豪的东西哪一样是超越我的手机了?除了摄像头和麦克风数量。

斌哥的投资能力好不好,和造车水平无关。

博尔特跑得快不代表游泳能打败孙杨,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斌哥的话有没有被过分解读?

问题是每句话都是斌哥自己说的。

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说出来“工厂比保时捷更好”,活动上说“加电比加油方便”,“汽油车能去的地方蔚来都能去”;所谓自燃的话题也是您接受记者采访说的。

四岁的孩子不能养家,这话是谁说的,视频都能看见。

NIO DAY 耗资不菲,这也是您自己心知肚明的。高薪聘用全球团队,砸钱建立全球办公室也是您做的,就连车展的耗资您也是知道的。

这并不是我们解读,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

纽博格林的EP9:

问题在于这车算不算量产车。面对社会公开发行的车辆,而且产量达到50辆。

请问蔚来EP9符合么?

连合法上路都办不到就不要说了。

如果蔚来这个标准能被认可,那么F1的圈速为什么不能被拿出来说说?

退一万步说,EP9可喜可贺,那么这代表ES8和ES6的水准么?

这属于偷换概念的话术。

蔚来被吐槽是因为贵么?是因为使用感受!

在合作方的文章中,蔚来似乎没有得到车主的差评。

但是在微博检索,你会发现有车主被群起攻之。也有人因为要退车,或者修复问题,而被蔚来车友搜到电话攻击。隐私保护咱们先放一边,我就问问,奔驰女坐引擎盖怎么会得到燃油车车主的支持。而事情到了蔚来头上则是口诛笔伐?

更重要的则是起火。

蔚来一共交付了多少量汽车,起火了几辆?这个概率我相信只要初中毕业就会算,这个怎么和燃油车比呢?

更为可笑的是就连很多蔚来车主都碰上了一堆匪夷所思的毛病,这点社交媒体上面也可以检索到。

燃油车车友会互相交流,一起出去吃饭很正常,尤其是性能车和越野车车友,大家因为爱车互相认识,一起交流学习更正常。到了蔚来这就成了独有情怀么?

榛名总结:

其实我也看了一些斌哥前员工写的话。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我前面直呼其名,后面用的是斌哥。

李斌的个人魅力确实不假,很多人愿意相信换个项目他一定会东山再起,甚至愿意辞职再去和他一起奋斗。他就是这种有魅力的人,无条件的对人好。哪怕你和他不熟,你也愿意喊他一声斌哥。——笔者注(其员工的说法),我也认可。

但是,蔚来真的能行么?无论是纯电还是商业模式,并没有带给大家那种强烈的震撼感和冲击感。没有一种破局的感受。

斌哥,换个项目吧。顺便说句,就别在我身上投钱做负面媒体监测了。留点钱给蔚来续航吧。

前几天微头条看公关的评论我都想笑。

AWESOME,AMAZING,喔,汽车并不需要夸张的数码博主来开箱。汽车需要的是能开能用。建议各位读者选择燃油车,实在因为限号没辙请选传统主机厂的纯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2857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