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复读,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一定不要尝试,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复读,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一定不要尝试,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高考一旦失利,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复读。自然,复读等于重来一遍,确实有机会弥补遗憾,但要记住,复读是有成本的,其中最贵的就是时间成本。

正常情况下,如果已经在一本线以上的学生,除非复读有把握提高个几十分(注意是在同等难度的考试下),不然复读的意义就不大了。

因此,除非重大失误,一般情况下真不建议复读,成功率不会太高。

当然,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想再拼一把的,或者说,有一定执念的,复读也确实是一种选择。

但任何人在复读前,必须考虑一个条件,如果不具备,一定不要复读,因为缺乏这个条件,成功的机会太小了。

复读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衡量体系。没有衡量体系的复读是没有任何质量可言的,基本就是碰运气而已。

什么是衡量体系?应届生都具备衡量体系,他们在学校里,只要算算学校的排名,每年的录取率,自己目前排在什么位置,就能轻易地知道自己大概能上什么大学。

每次考试,每次测验,他们只要对比一下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就能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离开自己的目标差多少分?需要在哪几门上下功夫找回来。

这点非常重要,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大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才能知道离开自己的目标大致差距有多少,才知道需要在哪些课目中提升来达到目的。

毛坦厂为什么成功?除了军事化的管理体制,除了刻苦耐劳,拼命努力外,衡量体系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毛坦厂中学,已经把高考研究到了极致。每一个分数段对应着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需老师讲解,自己看看自己的考试成绩,班级里的排名,和那些分数段对照一下,马上就清楚自己大概在哪个档次。

自然也就知道离开目标有多远,还需要提升多少名次,提升多少分数。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衡量,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而复读生呢?相当一部分复读生是不具备这个衡量体系的,他们一般都是报个复读班,然后把高中的知识再滚一边,重要的工作就是刷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目前的水平大概在什么位置?和应届生相比大致是什么水平?对自己的真实情况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衡量。

这样的坏处是无法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无法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自然也就无法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差多少,更不知道自己该向哪个方向使力。

比如,数学已经在应届生中排名在前15%了,语文却排名在30%以后,而距离目标大概还差10分左右的差距。

有了这个数据,则非常清晰地知道应该在语文上下功夫了,如果这时候再在数学上下功夫,提分的空间太小了,性价比太低了。

如果没有衡量体系,则完全是凭主观想象来进行复习安排了,心里完全没有底,自然也不会有太大信心,至少信心是缺乏数据支持的。

因此,哪怕再努力,再刻苦,再拼命,也一定要先找一个衡量体系,没有这个,复读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衡量体系是复读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之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1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