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都知道啊!在明清时期,明清两代帝皇共同修建了一件宏伟的建筑——故宫,也叫紫禁城。其实主要还是明朝时修建的,清朝只是负责后面的修缮工作,可这紫禁城大大小小也有9000多个房间,就我们知道的乾清宫,还有前两天《延禧攻略》大火的长春宫和延禧宫在内的宫殿就有大大小小几百座,这九千多个房间还包括皇帝、皇后妃子的随从侍女居住的场所。
要说这皇家的排场,还真是不敢恭维。据说,当年光伺候慈禧太后的宫女就多达一百多个宫女,每个人都有详细的分工,这才只是慈禧太后,下面还有各种嫔妃呢!那要这么说就奇怪了,这么多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屋子是厕所呢?这么多人的方便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编想啊!这其中自有门道。
原来啊!故宫其实成形于明朝,所以在《明宫史》一书中,就能找到当年古人如厕的蛛丝马迹,这本书中记载,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之间,修有半间房,这半间房被称之为“东、西夹墙”,这其实就是供宫眷和内官所使用的“便溺之所”。这个其实就是当时大家方便的地方了,真是解了很多人的疑惑。
在“便溺之所”的这些房屋里放有木桶,其实就是用来如厕的工具。那这些房屋自然也就是厕所了。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如厕的时候会有很多奇怪的味道,那这些味道怎么办呢?所以当时的人就在如厕旁放了比较劣质的香,能够简单驱散一下这浓郁的味道。而也因为这个小习惯,总有人会不小心,之后故宫里还会经常着火。至于回收工作,就是到了每个月的初四、十四、二十四,都会有专门的人来抬运这些污秽物。
之后就有宫人把这些方便物都运出宫去。而往往从事这类工作的人,都是触犯了宫规、或者得罪了宫中贵人的奴才们,这才会把他们打发到这个地方来。这么想来,古代的宫廷制度是不是还很有意思,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总有合理的状况。真可谓是:存在即合理。而这也解决了我们一直以来对于故宫的人都怎么上厕所的好奇心。万事万物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会存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0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