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像一个恐怖的漩涡,在边缘徘徊久了,就终有被卷入其中的一天。始终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从一出生在骨子里就会有很多好的本质,只是随着慢慢成长不断接触外界的各种纷杂,以及本身的不自律而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曾经看过逆鱼的故事,我一直为那条逆游的鱼而感到震撼,我常自问,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可以让这条鱼始终一路向北,穿越了整个大西洋呢?大自然总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然而自作聪明的我们早已习惯了漠视。因为太多的不以为然,我们已失去了太多。
经常听学佛的人说:贪嗔痴、戒定慧、断舍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等等,大体的意思就是说不要对顺的境界过分贪爱,对逆的境界心生嗔恨,是非不明,颠倒妄取,培养一种对外界的始终保持自省、内求、圆融的态度,包括外界物质基础上,以及精神层面上的,正见正行,净化身心,甩掉多余包袱,轻装上阵。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总的来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一心向善,不被任何善恶好坏等顺逆环境所影响。现代人总太过热衷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导致得到了很多本身不需要、不适合、或者令自己不舒服的东西,而断舍离的理念就会提倡人们脱离对物品的迷恋,抛弃不需要的东西,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
读过近代史都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是我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而曾国藩一生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的严于律己不无关系,可以说曾国藩自律是出了名的了,他有自己的一套戒律,一共十二条,包括:持身敬肃、静坐养性、早起、读书专一、阅读史书、说话谨慎、保养真气、爱护身体、每天获知新学问、每月不荒废旧技能、写字、夜晚不出屋。这些戒律今天看来好像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几乎都是吃喝穿戴、待人接物的“生活琐事”,但是他可以做到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那才是可贵之处。总得来说改变自己要从做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要身心一致,就如《大学》里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发现现在很多身边的人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开始注重健身、美容,也开始选择学佛悟道进行自我管理,一切皆有法,自然而然,上善若水,佛学源远流长必有其道理。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不一定可以完全做到,凡是有这种态度去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相信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独善其身,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人生就此一遭,就要活出个更好的自我,您说是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9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