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中汽中心发布车企创新指数:丰田10049,大众1776|爆点

中汽中心发布车企创新指数:丰田10049,大众1776|爆点

各大国内外车企都说自己在技术创新,但到底谁更厉害?在新能源领域,论投入,本土车企和外资车企的差距有多少?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2019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的榜单,让大家对国内外车企的“创新力”有了一个更直观的对比。


先简单介绍一下,2019中国汽车专利创新指数分为综合得分年度得分,其中,综合得分数据截止2019年6月30日,评价对象为企业累积的全部有效专利,同时以综合得分计算得到的专利平均分值作为企业专利质量的评价指标;

而年度得分数据范围从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评价对象为企业在过去一年新增的有效专利。

话不多说,接下来直接看结果。

国内企业:初创企业增长快,大车企相对稳定

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综合得分(国内企业)

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综合得分中,国内车企TOP10的企业如下图所示:





从榜单中,虽然上汽、广汽、北汽新能源并没有在综合得分排名中进入前十,但这三家的专利质量却得到了认可,均进入了专利质量TOP10。反而是综合得分在第四名的江淮,其专利质量却不入前十名。

而诸如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奇瑞、北汽福田等车企则在两个榜单中都位列前十,这也说明这些车企在技术创新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有保证的。

汽车专利创新指数-年度得分(国内企业)

汽车专利创新指数-年度得分,国内企业TOP10如下图所示:



结合综合得分榜单看,虽然江淮的专利质量还有待加强,但过去一年期间,江淮在创新方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年度得分增加值高达465分,位居众车企之首。




另外,在前10名之外,前30名之内,也有不少企业的指数呈现“翻倍式”增长,其排名名次有了明显提升,比如北京长城华冠(116至351)、蔚来汽车(63至171)、大连楼兰(53至122)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秘书长/中汽中心情报所副所长傅连学在发布会表示,不同企业的专利创新发展差异较大,对专利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年度得分榜单中,部分零部件和初创企业增长迅速,大型整车企业的排名变化则相对较小

丰田比大众更重视中国市场

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综合得分(外资企业)

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综合得分,外资车企TOP10如下图所示:

从排名涨跌幅看,外资车企的排名还是相对稳定,没有太大变化。“两田”是唯一保持原位的车企,其中,丰田依然稳居第一,本田稳居第四。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销量、实力都不相伯仲的两大汽车巨头——丰田和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专利创新指数却差距甚远,后者只排到了第九位。


如果再对照着丰田、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专利创新指数(上图)排名来看,不难得出结论:大众在中国的专利创新技术投入力度远不及丰田;在新能源领域,丰田依然位居榜首,而大众却甚至连比亚迪、奇瑞、北汽新能源都不如。

柱状图没有呈现数值上的具体差距,但看着这图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丰田在新能源领域创新上对大众的疯狂碾压。

但丰田在华对大众的碾压,其实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

今年6月,丰田宣布了加速普及电动车的计划更改:至2025年,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将计划售出550万台电动车,其中HEV和PHEV销量将达450万辆以上,EV和FCEV达100万辆以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节点,比原定的提早了整整五年。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丰田把筹码押在了中国市场。确实,早在2011年,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一上任就已经提出了“中国最重要”的口号。

近年来,丰田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加快中国市场发展的举措,我们有目共睹——2018年上海进口博览会上,丰田把一系列未来移动出行概念产品搬到了中国进行首秀;C-HR、IZOA奕泽的EV版车型选在中国首发;至2025年,丰田将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以上电动化车型……


上个月跟丰田中国的内部人员交流时,他们也感慨道:“今年前9个月我们的工作安排,可能比近几年加起来做的还要多,而且每一个都是重要项目。” 言语之间,无不透露着丰田已经密锣紧鼓地在中国进行布局

作为汽车电动化发展的领军车企,丰田手上掌握了HEV、PHEV、BEV和FCEV的全方位技术路线,本可以在电动化上独领风骚。但丰田在长达20年的电动化探索中也意识到,电动车不同传统燃料车,单靠一己之力是玩不溜的。


因此,丰田开始主动谋求合作。今年6月在东京的发布会上,丰田宣布了和比亚迪、宁德时代两家中国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随后,丰田还和比亚迪达成了整车共同研发的合作协议。

氢燃料车领域,尽管国内的FCEV发展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丰田早在两年前就在常熟开始启动旗下FCEV车型MIRAI的在华实证实验,丰田TMEC的加氢站也于同时落成。

同在中国市场,大众品牌的年销量已达到300万台级别,而丰田才150万台不到。然而,后者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新能源的布局,却把前者远远抛离。


在今年3月,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还曾毫不谦虚地表示,“大众汽车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的新能源车品牌”

但就凭大众现阶段在中国的创新投入力度之低,敢问CEO您的脸不会痛吗?

本土车企和外资车企在专利创新上仍存在明显差距

报告的最后,还直观地展示了本土车企与外资车企在专利创新指数上的差距。


傅连学直接点明了两者的差距——国内企业专利数量稳步提升,在新能源领域甚至进入(准)第一梯队,但在智能网联领域的专利布局则仍是短板。

同时,与外企在华专利布局相比,国内车企在专利布局、专利撰写、重点领域专利创新、海外专利布局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换言之,本土企业在专利创新上要追上外资车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仍任重而道远。

但一分耕耘总会有一分收获,中国汽车市场不仅体量庞大,而且开放性、包容性更强,潜力无限,相信所有重视、珍惜这个市场的企业,都将在这里获得回馈。

文 | 谢子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751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