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并不需要完全从食物中摄取,我们的身体很大程度上(大约70%)可以自我制造胆固醇。如果从食物中摄取了足够量的胆固醇,那么我们身体就会相应地减少胆固醇的生产,以避免出现太多的胆固醇。
长久以来,营养学家一直建议人们严格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
例如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年度膳食指南中,自1977年起就建议成年人每天不要摄入超过300毫克的胆固醇;对有心脏病风险的人群而言,胆固醇摄入的建议量更是低至每天200毫克。而一枚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差不多正是300毫克。
换句话说,营养学家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警告我们:鸡蛋最多一天一个,如果已经有心脑血管问题,那干脆就少碰鸡蛋。
但是2015年美国农业部的膳食指南突然取消了这条鸡蛋“禁令”。他们的理由是,流行病学研究并没有证据支持胆固醇摄入量和血液内胆固醇水平的相关关系。鸡蛋吃得多,并不一定血液胆固醇就高。
这里面的道理倒是很容易设想:既然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更多是由自身合成胆固醇的快慢决定的,那就没有太多理由过分担忧食物中的胆固醇了。
当然,不管有没有官方“禁令”,每个人的健康还需要自己的关注和负责。吃不吃鸡蛋、吃多少鸡蛋的决定,还是留给你们自己吧。
相关推荐
《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 》
作者:王立铭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69545.html
赞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养生正当时
« 上一篇2019-10-15 21:13:27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隔夜茶不能喝?看看科学解释如何
下一篇 »2019-10-16 1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