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威马自燃背后,是企业信誉的危机

威马自燃背后,是企业信誉的危机

文/LocaR

夏季才匆匆过去,威马却已经感受了到冬季的提前到来——就在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疑似发生了自燃,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威马的起火事件,瞬间就引爆了互联网社交平台热搜,那些“威马电动车不安全”、“电动车自燃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之类的言论再一次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而威马汽车的回应也是十分迅速,事件发生仅2个小时,威马汽车就发布了官方声明,并表示电池组并未发生起火和爆炸,具体起火原因还有待调查。

并不是电池引发的燃烧?

即便网络上对电动车的质疑不断,尤其是自燃的质疑,但从威马上市并开始交付后的,这起公路上的起火事件,确实是威马的量产车第一次“自燃”(2018年8月的威马测试车起火时,威马并未上市交付)。而截至2019年9月,威马汽车的交付量已经超过了1.1万台。

在威马官方的声明中,威马官方表示这台发生燃烧的威马EX5汽车,电池组并未发生起火和爆炸。

这一点信息尤为重要。这关系到这台威马EX5汽车究竟是“自燃”还是“起火”。

在这次威马EX5的事件中,燃烧原因是否由电池包引起,便是判断车辆究竟是“自燃”还是“起火”的关键线索所在。对于威马而言,如若是电池原因导致“自燃”,那么威马作为主机厂的责任不言而喻,但如若原因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起火”,那么我们可能真的在这方面错怪威马了。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次燃烧中的威马EX5汽车电池组所在的正底部位置,并没有燃烧,电池燃烧的大量明火和白烟也没有在此次事件中出现。

甚至消防车赶到现场后,火势也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如果电池包起火,即便有高压水枪的冲刷,但因为电池特性导致内部短路,火势不可能迅速得到控制,这也佐证了这次事件中威马EX5电池包并没有发生起火和爆炸。

电池,不背这口黑锅。

通过远超国标的测试,电池包质量并无问题

其实威马对它们电池包的安全性上还是十分有自信的。要让电动车电池引发自燃,无非就几种因素:电路故障、机械物理伤害以及高温引起电池过热、起火等。

在上市之前,威马就对电池包进行了多项严苛的测试,部分测试的标准甚至高于国标数倍,其中最为严苛的几项分别为:海水浸泡、挤压、碰撞模拟、外部火烧。

最受群众关注的,便是外部火烧项目中,在汽油引燃的大火下直接暴露130秒是国标要求,威马汽车的电池包在表面温度达到了217℃的大火上灼烧了150秒。

而温州的这次事件中,威马电池包受到火烧数十分钟,却并未被引爆,这次事件其实更是让其电池包得到检验,并在质量上打破了很多消费者的认知。

大家都喜欢把电动车自燃和电池自燃划上等号,在这件事上,矛头不应该对准电池。

但为什么,消费者会对威马有如此认知,源头其实在于一年前的那场真正的自燃导致的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比威马“自燃”更严重

威马确实不是第一次“自燃”了。在2018年8月,威马汽车还未上市之时,成都的威马研究院园区内一辆威马EX5电动车就发生了起火事件,威马很快就给出了公开信说明情况。

公开信的内容阐述了车辆起火原因:起火车型为报废车型,一名研究员违反了相关规定,错误操作将已经报废的车辆强行通电导致短路,从而引发了电池包自燃。本来信息到此为止也可以结束了,但是还表示发生起火车辆的电池,是由浙江谷神生产的。

但恰巧,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其实作为报废车辆,因错误操作导致电芯短路,并最终引发起火事件这个结果,在逻辑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威马却迫不及待地将这口锅甩到了浙江谷神生产的电芯之上,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更夸张的还在后头,面对突如其来的黑锅,浙江谷神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在威马公布公开信后不久,浙江谷神就迅速怼了回去:

在威马EX5报废车辆起火后至威马汽车发布相关公开信前,威马非但没有主动联系浙江谷神,还拒绝浙江谷神派驻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去调研。

而最让人不解的是,浙江谷神表示,如果从网友爆料的电池铭牌箱来看,现场自燃车辆所搭载的电池也并非浙江谷神生产!

这一下,事件就变的有意思了。明明不是浙江谷神生产的电芯,威马却在公开信中直接指明为浙江谷神生产的产品,双方之间究竟有什么问题?这和这台自燃的威马EX5汽车究竟有什么联系?

一瞬间疑云密布。

查阅了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威马汽车的电池供应商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宁德时代、浙江谷神、力神和苏州宇量。作为电池供应商之一的宁德时代也在谷神发表公开信后表态起火车辆的电池也并非宁德时代生产。

四大供应商,两家发声否认,威马却将矛头对准谷神。整个事件到了最后竟然变得扑朔迷离。

诸多疑点也逐渐暴露,一台已经报废的威马EX5测试车,威马声称该车已经拆除了电路保护装置,既然保护装置都已经拆除,为什么不拆除电池呢?

研究员明知已经没有电路保护,却还是给车辆通了电,并离开车辆去用餐,究竟意欲何为?

除此之外,拒绝谷神派驻相关人员进场,却又说电池来自谷神,还被网友挖出电池并非谷神生产,这一系列迷之操作,直接让消费者对威马的信任,产生了巨大的危机。

威马到底有没有问题?所有人在该事件后,都开始对威马打上了问号。

二度爽约,自选电池供应商风波

在威马上市之前,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曾公开表示,在后期交付车辆给用户时,也会明确告知车主其拿到车型的具体参数和零部件供应商等信息,当然,这其中就包括了电池供应商的信息。

不仅陆斌,就连威马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晖也曾在媒体上表态威马会公开供应商信息。

这原本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但威马这手牌,却打的稀烂。

到了2018年9月,威马EX5正式开放“大定”。

已经交了意向金甚至交了定金的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却发现,车辆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信息根本无从得知,更别说有电池供应商自主选择的权利了。

威马两个老总都曾在公开表态关于消费者对于车辆的知情事项,但是最终,威马汽车官方给到的解释竟然是这样的:威马所运用的C2M客制化主要是针对用户对产品选装包及选装配置的自主选择,并不是针对供应商的选择。

多么傲慢?多么打脸!

除了电池不能再自选,也有消费者发现,威马EX5相同续航里程的车辆所用电池能量密度和百公里耗电量数据也出现了偏差。消费者的疑问越来越多,威马的态度,却一次次让大家寒心。

信任大楼的崩塌,往往就在那么一瞬间。

抬高车价,威马信任寒冬

在2018年的4月,威马就曾开发布会称,届时上市的威马EX5车型(除去EX5 Pro车型外)补贴后售价为9.9万-14.98万元,C端车型补贴后售价为11.23万-14.98万元,简单换算下,它补贴前的价格为17.98万-22.48万元。

这绝对是一个极具竞争力和诱惑力的价格,甚至在整个业界都引发了轰动,众多消费者纷纷下定这台“未来的国民电动车”。

但是,当2018年9月,威马EX5正式上市后,其上市价格却让所有的媒体和消费者都深刻体会到了威马的套路。

彼时威马EX5全系车型的补贴前的售价区间来到了18.655万-24.73万元,相比原先的价格高出了不少,这莫名其妙多出来的购车费用必然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凭什么要多掏钱?换任何人,都无法接受。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对于已经大定的车主来说,定金不予退还,而在交车之前,面对种种质疑,这些车主渴望试驾的要求也被威马驳回。

威马一次又一次让群众失望的表现,将威马的信任度拉到了冰点。

一家车企,比卖不出车更为要命的,是丧失了大家的信任。

可威马仍不打算悔改。

舆论一边倒,疑点重重的温州威马起火事件

即便诸多信息和分析可以证明,在这次温州起火的威马事件中,性质并不能定义为“自燃”,因为电池包并没有起火,起火的原因很有可能为私自改装线路等外因。

但是网络上的舆论却产生的了一边倒的传播,大家宁可相信威马是发生了自燃起火,而怀疑并非外界因素,这一切都与威马为自己埋下的失信种子不无关系。

而威马这边,也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温州威马起火的事件中,威马一方面的说辞是“第一时间联系了车主”,但另一方面,威马所谓的临时工“威马售后经理”竟然说车是厂家内部车。

官方的说辞和“威马售后经理”的说辞产生了乌龙——上了牌的内部车,还有所谓的“车主”概念,这般的错乱信息,没有哪个网友会买账。

即便威马车型本身并无大问题,但是信任的大厦已然坍塌,威马想要重建信任,已经不是一件易事。

可,似乎威马至今都不打算改正自己的错误,在信任丢失的路上越走越远。

失去了大众信任的威马,在这个车市寒冬,已然只是一匹“危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334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