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7岁的邓先生老家在聊城市,几年前,考入定陶区一中学教书。今年9月份,邓先生通过“世纪佳缘”交友网站认识了一个王姓女子。3天后,邓先生与该女子见面。据邓先生介绍,和该女子见面后,该女子以“安全感”“男友卡号密码”等说辞向其索要微信支付密码和银行信用卡,邓先生全部告知该女子。“我把我的银行信用卡卡号及密码和微信支付密码都给了她,后来她又通过我手机下载贷款平台,一共转走4.6万元。现在,她把我的电话拉入黑名单了,我去她家也找不到她,希望她能赶紧把钱全部还给我,我再也不想跟她有任何联系了。”邓先生无奈地说。
通过相亲网站认识3天,就将银行卡与密码告知对方
10月10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邓先生。说起当时的情况,邓先生十分无奈。
9月9日,邓先生通过“世纪佳缘”交友网站认识了一位31岁的女子。通过查看资料,邓先生得知,该女子姓王,是东明人,而且王女士自称在西北政法大学毕业,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邓先生看到王女士那么优秀,顿时就有些心动。两人通过网络聊天感觉不错。结识当天,王女士说这天是自己的生日,要邓先生给她发红包。于是邓先生给她发了66.66元的生日红包。9月10日是教师节,王女士说要去邓先生所在的学校找他。9月11日,王女士真的去了定陶,俩人见了面。
见面后,在吃饭的过程中,王女士将邓先生的手机要了过去,并称男女朋友应当没有秘密,而且男朋友要给女朋友安全感,要告诉她所有的支付密码。“我把我手机给她,然后她给我开通了‘微粒贷’,当客服人员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微粒贷’是一个小额信贷平台。”邓先生说,当时并没有被开通,但王女士将他的一张额度为3万元的信用卡和密码要走了,并当场取出9000元现金存进了自己的卡中,然后两人就此分别。
9月13日,邓先生为了试试自己的信用,就在手机里开通了微粒贷。9月14日,在王女士的要求下,邓先生带着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见了父母,当天下午俩人又开车回到菏泽。
越相处越可疑 该女子共骗走4.6万元
9月15日,邓先生搭车到东明见到王女士。王女士说,为了让她有安全感,邓先生需把所有的银行卡都交给她。邓先生说可以,但作为交换,王女士必须验证自己的身份证和律师证的真实性。邓先生的这一要求被王女士拒绝,并不再同意交往。“我说可以不交往,但必须把之前的9000元和信用卡还给我,她还是拒绝了我。”邓先生说,随后王女士要求与其和好,并将他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全部拍了电子版,“晚上10点的时候我等车回家,她在一旁陪我,但她一直再玩我的手机。”
邓先生说他回到定陶后发现,自己手机中的“微粒贷”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走了38000元,而他银行卡里仅剩下18000元,其中的20000元被转到王女士的名下,而且在王女士手中自己的银行信用卡,于9月13日分四次刷了17388元。“我现在身心俱疲,本想找一个今生挚爱,携手共度此生,没想到却被骗得这么惨。下个月要还贷款18000元,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自9月16日后,我已经联系不到她了,去她家也找不到她,我的电话也被拉入了黑名单。我已经报警……”邓先生无奈地说,希望能尽快联系到王女士,通过将被骗走的46000元追回来。
王女士:他说的不属实 我只通过正规合理的方式解决
随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王女士。王女士说:“他说的不属实,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早就被拘留了,但现在我还好好的呢,他精神有些不正常。”王女士说道。当记者再次询问其是否花了邓先生的钱时,王女士说花了,但并不是邓先生说的那一回事,她只通过正规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
律师:举证难,望邓先生以后提高警惕
随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咨询了本报律师团律师明广军。明广军说,金钱一旦交付就会视为成立,举证较难,若能搜集相关证据,证明4.6万元是王女士自己操作所贷,便可追回金钱。望邓先生以后能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将手机的微信支付密码和银行卡告诉他人,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淑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1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