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全球销量超2500万车型终停产

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全球销量超2500万车型终停产

当地时间本周三,随着最后一辆第三代大众甲壳虫在大众集团位于墨西哥的工厂下线,标志着这辆自1938年诞生的全球经典车型迎来它的终局。自首次亮相,甲壳虫在全球的销量已超过2500万辆,堪称德国生产最广为人知的全球车型。

甲壳虫停产的消息由来已久,2017款甲壳虫上市之际,就传出甲壳虫将于2018年正式停产的消息。2018年5月,大众集团官方发布消息称,甲壳虫将按照订单量生产,所有订单生产完毕的那一天车型将会正式停产。同期,来自大众进口汽车中国经销商的消息称,预计正式停产的日子将会在2019年。

第一代甲壳虫


据了解,停产后,大众将会把原本用于生产甲壳虫的生产线和车间用来开发一款新型紧凑型SUV,只针对北美市场销售。2017年,大众就将辉腾停产后空余的生产线用来开发并生产了一款大型SUV,供应欧洲和北美市场。

自1938年亮相以来,甲壳虫拥有许多传奇事迹,光是第一代车型就销售超过2150万辆,成为世界最畅销的车款,并且是上个世纪流行文化的象征,代表着60年代风起云涌的嬉皮文化。

第二代甲壳虫


因其影响,孩之宝在第一代美国版《变形金刚》动画中将甲壳虫的形象运用在了其人气角色“大黄蜂”的身上,并推出可变形玩具,深受几代青少年的喜爱。2007年,美国好莱坞将《变形金刚》推向大荧幕,虽然官方设定,将“大黄蜂”变身汽车的形象改成了雪佛兰科迈罗,但“大黄蜂就是甲壳虫”的观点太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推出的《大黄蜂》个人电影中,仍旧让大黄蜂变形成为了一辆第一代甲壳虫,并保留其黄色的标志色系。


虽然在流行文化圈风生水起,但甲壳虫代表的“小型车”、“紧凑空间”理念却越来越脱离如今汽车消费的主流。事实上,去年大众集团高层在多个场合均表示,甲壳虫停产唯一的原因就是它“不好卖”。

根据大众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甲壳虫车型自2008年以后,销量呈现逐渐下跌的态势。第三代车型在2017年于北美市场仅交出15,667辆的成绩。2018年前8个月,大众汽车在美国仅售出1.2万辆甲壳虫,同比下降2.2%。

第三代甲壳虫


甲壳虫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样十分挣扎。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年全年,甲壳虫在中国区销量仅仅8000台左右。2018年,甲壳虫共售出5670辆,居然成为了15万-20万进口紧凑型车销量榜冠军。但与大众系当家花旦朗逸、速腾、高尔夫、途观等车型比,全年5670辆的销售成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相当于朗逸这1个车型一个月销量的四分之一。

今年3月份,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不会再让甲壳虫车型起死回生——即使是作为一款电动汽车。来自大众集团内部的声音表示,这实际上由两部分原因导致:首先,大众集团未来10年的规划是利用MEB电动平台生产电动车,而MEB平台更利于生产体积更大一点的电动车。其次,以中国和北美为代表的全球两大汽车零售市场,消费者更青睐大体积的轿车或SUV,双门紧凑车型不再受到喜爱。


受国五切换国六影响,目前进口的甲壳虫车型依然全部都是国五排放,按照成都的政策,截至今年12月31日之内都可以上牌。目前,受此影响,经销商处甲壳虫相比去年有1万元左右的额外优惠,2019款180TSI经典款的售价在17万元左右,想要借此机会抄底的朋友们可以下手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137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