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之心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传习录》
很美的一句话,明月清风,如果你此刻正在欣赏明月之高洁、清风之凉爽,那么此刻你是幸福无比的,内心是纯净自然的。可世俗之事,纷纷扰扰,往往无情地剥夺了你悠然自在的权利,让你追逐名利,步入人生苦海。
心是吾心,
命是吾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
莫道世俗多摧残,
此心,
苍天可鉴!
冯小刚曾经评价陈道明:“奇技淫巧以悦妇孺“,陈道明不喜欢喝酒,不喜欢饭局,琴棋书画针线木工样样都会,并且还是纯熟。
”一个只愿在戏里低头的人”,有人说他这是清高孤傲,我倒是觉得这才是纯真自我,活在自己的内心里,不为世俗打扰,不管是拍戏还是书画都是认真对待,做出自我,这种精神实在是难得。
清风明月处处在,心若有时自然来。活出真我,才有意义。
二、谦虚之心
格物致知,灭除轻傲。——《传习录》
一个“傲”字,似乎说明了很多问题,“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从小就被灌输的道理;王阳明多次强调“傲”的危害,“人生大病,只一傲字”,“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读过《曾国藩家书》你会发现,很多书信之中多次嘱咐自己的弟弟一定不要骄傲,虚心才可以做好学问。
人的骄傲往往是不自觉的,自己根本没有察觉,没有觉醒,这是最可怕的,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在别人看来,是傲慢、目空一切,自己却觉得是正常,甚至是自信的表现。可见骄傲也是藏于无形,混淆视听,往往与自信搅浑在一起,所以要静下心来,独处一下,明心见性,体察自己的内心。
虚心,往往也是做错了,有些人知道自己骄傲了,那就去不骄傲,选择低调,真正的低调是源自于对自身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不言不语,不争不抢,这只是消极的避世主义,更加不利于身心的发展。虚心,是常思己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真正做到虚心,那么你的肚量自然就变大了,眼界自己就开阔了,渐渐走向康庄大道。
三、圣人之心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传习录》
圣人之心,人皆有之,圣人只在自己心中。
“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这是王阳明的一首诗,告诫世人,其实人人心中皆有一个圣人,不用去外寻找,只是我们的私欲遮蔽了圣人之气象罢了。
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弟子们唯唯。
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
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该弟子笑着接受。
历史几千年,社会在改变,人心却不变,人活一世,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是自己的内心,而最容易受别人支配的也是自己的内心,所以最难得是守住自己的那片心田,用心去耕种,勤勤恳恳,除草施肥,吸收外界之精华,屏蔽世间之污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2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