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法院撤销开庭信息 吉利与威马诉讼纠纷愈加扑朔迷离

法院撤销开庭信息 吉利与威马诉讼纠纷愈加扑朔迷离

文:懂车帝原创 李德喆

[懂车帝原创 行业]日前,吉利状告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这起索赔金额高达21亿元的知识产权纠纷从一开始便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但时隔两天之后,当懂车帝再次检索上海高院官网信息时,却发现吉利与威马纠纷一案已被“下架”,无法查询到任何相关信息,这也让这起业内高度关注的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上海高院网站已搜索不到相关案件信息

吉利方面:一切以法律裁定为准

作为原告一方,吉利方面早在去年10月便提起了对威马的诉讼,只是那一次的起诉结果并没有让吉利满意,同时也并没有引起行业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一次21亿的索赔,吉利却选择了向上海高院请求不公开审理,这也让本案变得悬念迭生。吉利方面此前也向懂车帝表示:现在不方便做过多评论,一切以法律裁定为准。

回顾此次纠纷,吉利与威马的核心争夺点正是在“专利”问题上。与此同时,此次吉利起诉威马案中,除了威马汽车旗下的四家公司之外,还有包括威马汽车董事长兼CEO沈晖、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侯海靖等人,而这些人都与吉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威马方面:吉利打压新兴企业

懂车帝也在第一时间咨询了威马汽车内部的相关人士,威马表示:吉利对威马的诉讼是毫无法律和事实依据的。威马没有任何的侵权行为。吉利滥用诉讼权,其本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吉利意图通过对新兴企业的污名化,达到打压新兴企业的目的。

威马方面称,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用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和正义,而不应沦为打压新兴企业发展、维护一己私利的工具。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应该始终服务于用户,普惠于民。威马始终坚持正向研发、自主开发,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持续以实际行动为用户创造价值。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威马汽车在设计、技术等领域的专利数量已达1076项。

以上仅是威马方面给出的官方回应,但是据懂车帝了解到,此番吉利起诉威马或许是为了日后的更大一步棋。有接近威马汽车的消息人士表示:吉利与威马之间可谓渊源颇深,但吉利在当前的节骨眼儿上发起诉讼,显然是有着多重考虑。按照他的分析,吉利首要目标当然是打压威马的上升势头,此外还存在“先打压、再并购”的可能性。

据他介绍,在此前的一笔并购中,吉利就曾经先发动诉讼攻势,在对方陷入不利境地后,又抛出“橄榄枝”寻求合作。“这种套路有可能在威马身上重演”,这位消息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威马在近期进行了大股东变更。原大股东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为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且新增股东持有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而此番退出股东的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是该案件的被告方一员。

不过威马方面强调,此次股东变更与此次知识产权诉讼没有关系。

业内人士:车企无间道 谁胜诉不重要

针对吉利与威马的纠纷,懂车帝也就此咨询了业内相关人士。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企业员工跳槽、相互挖角本是正常现象,这也反映出了现在行业的激烈竞争,此次起诉也是吉利对威马的严正警告。另一方面,李书福与沈晖两人的对造车以及经营理念的理解不同,也是造成吉利与威马之间恩怨的原因之一。

资深证券分析师曹鹤认为,现如今造车新势力企业面临多方围剿,尤其是缺乏实质性核心技术,再缺少雄厚资本的企业,形势上则更为严峻。同时他也表示,从当前形势来看,不排除未来吉利收购威马的可能。而这场官司无论谁胜谁败,或都将会对现有新造车势力与传统车企的关系以及行业格局造成影响。

对于吉利与威马的诉讼纠纷,懂车帝也将持续加以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038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