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日,电影诛仙上映,首日票房破亿,其势头之猛可以说比起前段时间创造了48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当大家走出电影院,对二者的评价可以说天差地别。
截至九月十五日中午12点,《诛仙Ⅰ》在豆瓣上的评分已经跌至5.5,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维持在8.6分的高评价上。
没人会看好《诛仙Ⅰ》的后续票房,因为观众们再也不是用几个当红明星加上个知名IP就能糊弄的了,因为流量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哪吒的高票房是以过硬的质量作为保证的,能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剧情,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制作、能经得起观众发掘的细节,一切都是以观众的观影感受为出发点。而《诛仙Ⅰ》,则是直接以观众的钱包为目标,让很多满怀期待的观众(尤其是原著粉)知道什么叫做花钱买失望。
《诛仙Ⅰ》的观众可以划分为两种,原著党和非原著党。对于非原著党来说,或许因为肖战,或许因为孟美岐,或许因为已经经受过各种烂片的洗礼,最终选择对这部电影宽容,但是!对于原著党来说,我认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原著党会选择给这部电影差评。
究其原因,是电影创作者对于《诛仙》原作的曲解。《诛仙》之所以成为网文中的经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宏大瑰丽、天马行空的仙侠世界。一部电影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分钟,观众们不苛求电影能展现出《诛仙》的完整故事,但是起码要描绘那种缥缈虚幻的天人之境,在这一点上,《诛仙Ⅰ》可以说完全不及格。过度营造搞笑、轻松的日常氛围,全然没有修仙之人的风骨;仙门较量也成了近身肉搏甚至打滚摔跤;杜必书毫无必要地帮张小凡挡剑,强行悲情却只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强加吻戏,开屎尿屁的下流玩笑,把青云门弟子描写成偷看女生洗澡的好色之徒......道化服更是硬伤在此就不多赘述。
我们可以拿十几前年的电影《蜀山传》做一个比较,同样的世界观虚无缥缈,同样的背景故事故事宏大,《蜀山传》还原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仙侠世界,没有看过《蜀山剑侠传》的观众可能因为电影而去翻看原著,而《诛仙Ⅰ》只会让看过原著的观众一阵犯恶心。
话题回到流量明星上,可以说《诛仙Ⅰ》的烂,错不在流量明星上,几位演员的表演也不能全盘否定,只能说制片方“流量+ip”的营销策略已经过时。单纯依靠流量明星赚笔快钱的伎俩将会越来越难以奏效,是否有流量明星参演甚至于成为观众对烂片的判别标准之一,只有把握住电影质量这一内核才能票房口碑双丰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5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