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影《哪吒》中的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横空出世,震撼了无数人,成为了当年最火的一句话。面对悲催的命运,哪吒也曾破罐子破摔,无奈地说到:"生活你全是泪,没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腾越倒霉,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但最后天生是魔的哪吒向命运抗争拯救了世界,成就了自己。
那么,命运究竟是什么?我们真能转运改命,成就自己和孩子吗?
请随同我,到【培森智慧成才教育】中寻找答案吧!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三个字:"福"、"命"、"运"。
从孕育孩子那刻起,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能有好的命运。那么,对孩子来讲,什么是【命运】?
每个孩子,都有其来到人间的理由,存在是一种必然;
每个孩子,都是一枚独特的种子,都有着独有的灵魂;
每个孩子,都是生理、心理及精神属性的排列组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不易克服的缺陷;
这,就是孩子的先天之"命";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伴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成熟和精神的积累而逐渐强大;
每个孩子的道路,都是态度、习惯和方法融合而成的行为、过程和结果;
这,就是孩子的后天之"运";
一路走过,这粒种子在父母的生和养、抚和育中慢慢生发起来;
逐渐形成了孩子的"命运";
也许此时,你已经在想着自己和孩子的"福"是什么?有多少?来自哪儿?
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成长和教育角度,来说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福-命-运】的关系。
中国有句老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所说的难移的禀性,就是指那些流传多年、经过许多代人生活检验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大概率正确性的判断和趋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命。
1、命:
作为家长,你知道孩子的"命"吗?先来做个测评吧:
· 你正在、已经或曾经给孩子报了多少个兴趣班?
1个、3个、5个……
· 你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在哪儿吗?
逻辑、推理、音律、运动、表达、视觉……
· 你知道孩子的天赋在哪儿吗?
语言、数字、音乐、空间、动觉、内省 ……
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孩子的"先天之命"特指孩子的"禀性"。
"禀性"即天性,"难移"是说很难被改变。所以常有人说:"人的命 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
中国自古就有"一岁抓周"的做法,目的凭借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来预测孩子长大了是干什么料。"三岁看大"的说法更直白些,即:在孩子三岁左右,就应该能看出孩子是什么材料,该学什么、长大了该从事什么职业。
那么"三岁看大"看什么?
简单来说,看规划。
规划什么?
规划【学业-专业-职业-事业】。
3-5岁是积累规划参数的黄金时期。此阶段的孩子受外界影响较小,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其思维与行为表现更接近孩子的天然本我,利于家长 观察分析。数据显示:相当比例的厌学和被动学习的情况与在幼儿和少年期报错兴趣班有关;"前十名现象"告诉我们,当年的学霸中,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人数比例不在多数?
其实,孩子偏科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很容易发现天赋和非天赋的领域。反而不偏科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更累。无论在大学还是职场,什么都学、什么都争胜的结果常常是疲惫和选择上的迷茫。人才学研究的数据发现:觉得自己什么都行的人大都不得不牺牲掉一些生活中本该享有的平衡和乐趣,因此职业幸福度和生活快乐度比起职业规划正确、拥有职业幸福的人会更低。
孩子长大了适合选择什么职业,怎么让有所做有所不做,需要家长具备规划教育思维并在做法上学会顺瓜摸藤,让孩子有所学有所不学。
所以,"知命"是科学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概括讲就是:
要先知道孩子是什么材料,再实施适合孩子的教育。
2、运:
你的孩子有否下列情况:
· 在幼儿期:动不动就发脾气、脆弱、胆怯?
· 在小学阶段:总要被催促才肯写作业,在家颐指气使、自我中心、挑剔?
· 在初高中时期:冷漠、攀比、抱怨、懒惰、三分钟热度?
· 大学了:逃课、应付分数、忙着整容、恋爱、花钱无数?
· 进入职场后:缺乏上进心、工作中挑肥拣瘦、逃避、敷衍……
如果孩子经常有上述情况,说明孩子的"运"不足,因为孩子的性格成熟度偏弱、性格成功度偏低。
孩子的"运",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专指孩子的性格。
"江山易改"告诉我们:"江山"作为大自然的存在,改起来虽然难度不小,但毕竟可改而且不难,所以许多老师和家长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训练孩子的毅力。
"七岁看老"说的是专业人士通过观察七岁左右的孩子,就基本可以知道 孩子一生的状况了。
那么,七岁看老看什么呢?
看性格。
因为性格即"运"。
所以我常说,如果我们没有精力和能力来对孩子因材施教,那就塑造孩子的性格。因为"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改变、可以创造,拥有好性格的孩子从一生来看,运气总不会太差。
3、 福:
通常意义上人们常说的"五福"是指长寿、富足、健康、好德、寿终正寝。从字的偏旁部首来看,有衣穿、有饭吃、有田地就算有福了,但福字的结构中还有个"一"排在右侧最上端,怎么理解呢?
不难想见,"最上面的道理",就是天道、规律。
古往今来许多哲人用因果关系把福报与德行、行善、做贡献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这一横,就是父母,因为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天"。
这就要看父母如何造福、给自己和孩子如何积福、以及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否知道惜福了。
“养”孩子,不外乎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家家如此,人人都会;问题 大都出在“育”上。
而“育”需要正确的教育思维,因为误导是最大的罪孽,误导的现实 是严峻的,其后果是严重的。
所以,我呼吁妈妈们:
对孩子,要【顺天性而育】,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做自己、带领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请允许我送给妈妈们三句话:
· 知命:三岁看大看天性
"如果孩子是茶具,强迫孩子成为家具"是一种悲哀;
· 创运:七岁看老看性格
"如果孩子是茶具,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所能的最好的茶具";
· 积福、惜福
让我们一起踏上【智慧成才规划之旅】,在这里,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通过【PWE智慧成才教育】,识别出孩子的先天内因和内驱力,剥离不恰当、不科学的外因,用教育思维和教育参数,让家长在教育中省心、放心、安心;让孩子们在自然快乐中成人、成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