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月
今天,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职位。最后一天上班的马云,在昨天就上了微博热搜。
他去杭州阿里的滨江园区看望老同事,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众人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这是万人追捧的“偶像”待遇。
这几年,马云上热搜,多是因为他发表的一些言论。
“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创造了阿里巴巴。”
“直到现在,我也只会用电脑收发邮件。”
“我对钱不感兴趣,我从来没碰过钱。”
旁边的撒贝宁抿着嘴、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成了很多人爱用的表情包。
马云口才好是公认的事实,“口若悬河”的另一面,是时不时遭到质疑。
十年前,马云在大学里演讲时,就有学生直言:“有人说阿里巴巴就是马云一个人忽悠成功的公司,你觉得呢?”
马云的回答是:“忽悠是把自己不相信的讲给别人听,而我一直都坚信,那不是忽悠,而是一种信念。”
马云的独特之处也正是如此。别人是因为看见了,才选择相信。他是因为相信,才能看见。
当互联网还没在中国出现时,他说,有一天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以影响中国。
当行业巨头亚马逊、易贝(eBay)还是搬不动的大山、越不过的天堑时,马云设计了服务中小企业的淘宝模式,开辟另一条道路。
马云的阿里巴巴模式,早已写入哈佛、沃顿等顶尖商学院的教材,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但今天,更想谈谈他的个人经历。
马云很喜欢聊失败,翻看他的人生过往,所经历的失败次数远远高于正常人。
大学考了三次,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
第三次高考,凭着死记公式,数学考了79分,终于有学念了,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系,
读完书,马云被分配到杭州一家学院当老师。
领着学生去肯德基应聘打工,23个学生都录取了,只有他没被经理看上。
马云在本职工作之余,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这是他第一次创业的开始。
由于缺乏商业经验,海博翻译社运营艰难。一次出国的机会,让他窥探到互联网在国外的兴起。
1995年,他创办了“中国黄页”,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
谁也不知道这个网站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用。马云不得不当起推销员,上门挨个拜访客户。这次创业,以“中国黄页”被合并结束。
第三次创业,是为政府搭建官网,而他想施展更大的抱负。
第四次创业,就是成立阿里巴巴公司。在杭州湖畔花园的一间房子里,他畅想着阿里巴巴的未来。
当时一屋子的人望着他。工资几乎发不出来,朝九晚五更是一种奢望,前途光明,但长路漫漫。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马云在很多演讲的场合,都会把这句话放在演讲的结尾处。
想必这句话一定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深夜,给过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接受失败,是每个人生命里的必备功课。有人尝试了几次,就笃定自己不行,不合适;有人失败了几次,越挫越勇,马云是后者。
有一个很早期的视频,1995年,杭州一家电视台做街头测试,找来几个人撬马路上的井盖,几天过去了,来往行人皆无人制止。
只有一个瘦瘦小小的人站出来了,就是当时骑车路过的普通市民马云。
一开始,马云看到这几个大汉扛着木杠子撬井盖,想停下来制止。看到对方这么多人,自己势单力薄,他便骑车来回跑了几趟,看附近有没有警察。
绕了两圈,他实在忍不住了,一脚跨在自行车上,一手指着他们停下来说:“你给我抬回去。”
其实当时马云的心里也是有点胆怯,他回忆:“如果当时他们冲出来,我肯定跑了,但不说我又难受。”
见义勇为的杭州市民马云,在自己还是无名小卒时,就已经有了一份朴素的社会责任感。
马云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情商、智商和爱商。”
情商是为人处世的能力,智商是思考的能力,爱商是一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马云在2014年成为了中国首富,对于这个称号他显然云淡风轻。
在很多采访里,他都会说到,当你拥有10亿美元的时候,“这不再是你的钱了,这是一份责任,因为社会信任你,让你去管理这个钱,并且相信你会管理得更好。”
赚钱是生存的底气,也是一开始奋斗打拼的动力,当获得了足够的财务自由,再想追求的,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上层“自我实现”。
马云的微博名字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他对教育一直有一份热爱和执念,正式卸任后,他的新名片上,最大的几个字,是马云老师。
20年前,国外一位记者采访刚成立阿里巴巴的马云:“你们没有赚到任何钱。你空有口号,却没做成任何事,但你依然野心勃勃。你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彼此还年轻的马云目光炯炯地回答他:
“我想改变世界。”
如今,许多高校毕业生以进阿里巴巴为荣,近半数的中国人在宝上买过东西,即使是七八十的阿婆,也从儿孙嘴边听说过网上购物这几个字。
马云说这个世界上很难有第二个扎克·伯格,第二个比尔·盖茨,但全世界很多人都可以成为马云。
的确,马云的成功,给了无数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一剂药引:在时机和家庭背景面前,个人努力更重要。
趁着年轻,去相信些什么,追求些什么,勇敢地尝试,勇敢地接受失败。
在成功到来之前,所有失败,都在为它做最后的准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1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