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 > “炒鞋”成为名利场,卿为何狂?

“炒鞋”成为名利场,卿为何狂?

近年来,炒鞋成了最热的话题。一双售价1999块钱的鞋,一天后二手市场上就能涨到3万块钱。价格的扶摇直上让一些人通过炒鞋轻轻松松赚了不少钱,炒鞋暴富的故事也在网上不断推波助澜,甚至用“10年前你错过炒房,5年前你错过炒比特币,难道你现在还要错过炒鞋吗”这样充满诱惑性的语言,推动球鞋价格继续上涨升温。(央视财经9月9日)

“大学生炒鞋年入50万元”“男孩一面墙,堪比一套房”“鞋店开业,几百人冒雨排队摇号抢限量款”……当前,各种“炒鞋”话题在青年群体中备受关注。某潮流单品交易平台数据显示,一些品牌的限量版球鞋的市场交易价格与发售价格相比,涨幅均在100%以上,个别球鞋涨幅甚至达900%。

如今,价格在千元左右的运动鞋,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和普通品牌相比,知名品牌往往有着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新颖的设计理念。因营销而深入人心的运动鞋品牌,迎合了追逐“潮鞋文化”的人群,满足了他们对个性、时尚的痴迷。

巨大需求的动力来自堪称疯狂的利润。在资本眼里,一切皆可炒,比如最近兴起的“炒鞋热”,并带火了一个段子:“90后希望00后接盘比特币,00后跑去炒鞋了。”热追潮鞋本身并无不妥,但他们前赴后继购买潮鞋,也在客观上为市场炒作提供了信心。实体店前买家排下的长队,蜂拥而至的抢购,丰满了人们对潮鞋无限商机的想象。

“买鞋也能挣大钱”这一“花钱”变“挣钱”的消费方式,无疑让许多年轻人发现了一个比“做网红”“开直播”更加方便快捷的“暴富”机会。炒作不仅让普通粉丝买鞋成本提高,也造成了诸多市场问题。其实,炒作群体将潮鞋揽购,囤积居奇,高价售出,对忠诚的消费者也是一种情感伤害。

无论是为了维护粉丝的权益,还是为了运动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我们重视“疯狂的球鞋”——真正让炒鞋火得一发不可收拾是在炒鞋的产业链形成、资本介入之后。很多人奔着一本万利的目的去炒作,“厂商搭台,鞋贩唱戏,众多买家、散户在上面买单”,这只会令潮鞋市场产生更多泡沫。

“炒鞋”的狂热程度已经背离了正常的价值规律,所形成的泡沫、风险和种种问题不仅需要监管及时跟进,更重要的是需要商家和玩家形成共识,回归市场理性。

(燕都融媒体 吴学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0833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