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想做大众化的东西,伍浩名说,他还是希望做自己。
代表中国队拿下世界冠军
2019年7月21日,中国西安。
睽违六年重新回归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在这里举行。伍浩名的战场是今年大赛全新项目,GANKER角斗场(机器人格斗大赛)的擂台。
伍浩名参加2019年世界电子竞技大赛获冠军。图片来自WCG大会
这是一场奇怪的比赛——伍浩名隔着对手十米开外,就开始对着空气出拳。他左右移动着步伐,时不时急速转身,回手猛击。这看似有些滑稽的画面,观众却配合地随着他的动作频频惊呼。而观众的目光并未聚焦在选手身上,而是齐刷刷关注着对战双方之间的空地:金石之声不断响起,两只机器人正在这里还原选手的动作,展开酣畅淋漓的战斗。
就在不久前,赛事机器人提供方成功研发出了人偶控制器版和体感控制器版,实现了操纵者与机器人的“姿态同步”,让过去只能在电影中出现的“人机一体”真实上演。
随着倒计时归零,场地中一只红黄配色的机器人高高举起了双臂,它的操纵者伍浩名振臂高呼。他成功以一敌三,击败了两名日本队员和队友,成为机器人格斗大赛单人混战组冠军。
伍浩名比赛中夺冠。图片来自WCG大会
操纵中国自制的机器人,代表中国队拿下人生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伍浩名说:“也当无憾。”
会“咏春”的机器人意外夺冠
参加机器人格斗比赛,伍浩名说,其实是个意外。
作为原型师,比起操纵机器人,伍浩名的本职工作其实更接近于“制造机器人”。
伍浩名和他的比赛机器人。
他的工作室开在广州小港路一条窄巷里。顺着巷口大树走进巷子深处,伍浩名大多时间都在这里消磨。用灰泥、泡沫塑料、甚至是空雪碧瓶子,把脑海中如参天大树般的“想象”变成“现实”。
他做过“闻仲”,一款陶瓷材质机器人,《封神演义》中的托孤大臣放弃肉体凡胎,获得了全新的机械骨骼,灵魂烧制在永世不灭的陶瓷中,达到全新的不朽。
对于伍浩名而言,画画、泥塑、雕刻乃至3D建模都不过是一种手段,一种帮助他把脑海中的想法和期望实现出来的可能性。
比赛机器人长这样。
真正吸引他的,是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小时候伍浩名幻想成为一名机器人驾驶员,当朋友带来了姿态同步机器人的时候,这不切实际的幻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而夺冠的原因,伍浩名仔细分析了机体和赛制,最后归功于自己“学过咏春”。用中国功夫“意外”赢得世界冠军,除了站在领奖台上挥舞国旗,伍浩名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夺冠那天,我的(咏春)老师发了条朋友圈,说‘爱徒拿了世界冠军’。这是他第一次叫我‘爱徒’。”
反抗父亲的“热血”少年
伍浩名也是老师,在广州美术学院教雕塑基础。
他上课的方式也沿袭了一贯的“想象至上”。拿一本《幻兽物语》,找学生来随机翻开一页,翻到哪一个幻兽,就让学生们在四周时间内重新设计这个幻兽并完成模型制作。
他的学生都用“大不透”来形容他的孩子气和冲动,伍浩名对这个评价并不反感。对事物始终能有热血的回应,是他从小到大保持前进的重要动力。
比赛中专注的伍浩名。
小时候伍浩名有些畏惧父亲。这畏惧三分来自父亲强壮的体型,两分来自父亲的工作成就,还有五分,来自于父亲对自己几乎所有选择的“不支持”。
伍浩名喜欢画画,父亲会把他的画一条条撕烂。后来他迷上了四驱车,父亲又把他的四驱车拆开,甚至每一个部件都要砸烂扔掉。
而伍浩名回应的方式,就是“反抗”。
他在抽屉角落里找到了四驱车的“遗骸”,一个马达,自己动手改装,换回五台全新的四驱车。他放弃更好的高中,去了全市唯一有美术特长班的“垫底学校”,一心一意画画。
伍浩名总结当时他和父亲的关系:“吃饭不打架已是很好的事情了。”
如今伍浩名作为原型师、设计师,生活上能够自给自足,父亲对此却始终未能完全支持。对此伍浩名虽笑说“真正的强者是不需要别人支持的”,却还是补充:“如果他们不能理解的话,就只能通过你做的成就去打动他们了。”
不害怕20岁摔得有多疼
做出成就又谈何容易,无论是“模型”还是“电子竞技”,能够站上巅峰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而就自身而言,伍浩名把“做模型”这件事称为“敢于为之患上白血病”的坚持。
伍浩名说他其实没有想太多,只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真的爱它?”既然答案是肯定的,他就决定不顾后果地继续下去。“20岁,你能在摔得很疼的时候爬起来,这种时候不去摔一下,难道等60岁的时候再去摔?我不害怕20岁摔得有多疼,而是担心60岁的时候回想当年,遗憾为什么因为怕疼就不去尝试。”
当说到“如何坚持”时,说“不需要别人支持”的伍浩名,开始掰着手指数起了要感谢的人。
当初四驱车店的老板,在他经济不独立的时候给了他自力更生发展自身爱好的条件;他的姑姑,唯一鼓励他努力追梦的人,帮他报了当时的美术特长班,于是他每晚拿着速写本去商场看人跳街舞,一天画50幅速写;17岁时参加模型比赛时的评委,虽然他被骂到怀疑人生,却也因此才能在12年后,拿到中国区总冠军……
伍浩名的左手上纹着E=MC2。他很喜欢爱因斯坦,但对这个公式,他自己的解释是:一个人所获得的成就,和他付出的时间及认真程度成正比。
伍浩名毕业于广美雕塑系,现在也是学校的雕塑老师。
公元前七世纪的古希腊诗人阿尔奇洛克斯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像狐狸,知道很多的事,随机应变应对自如;另一种像刺猬,只知道一桩大事。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在想做大众化的东西,伍浩名说,他还是希望做自己。
拿了世界冠军后,伍浩名回家,难得和父亲同桌吃饭。
父亲问他:“为什么不把奖牌拿回来?”
伍浩名抬头看了一眼父亲,答:“忘记了。”
饭桌上没说口的话是,伍浩名其实清楚,自己无论拿不拿这个冠军,对父亲而言,自己已是一个“挺好的孩子”了。
“我爸的微信头像还是我做的模型呢!”
采写:南都记者李琳 魏立杰 实习生 陆天舒 赵文轩
视频/图片:南都记者李琳 实习生 陆天舒 赵文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5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