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能看到灵异事件吗?认知心理学家:“泛灵论思维”告诉你

孩子能看到灵异事件吗?认知心理学家:“泛灵论思维”告诉你

你是否会发现,有的时候在孩子的身上会出现一些灵异事件呢?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的确存在的,有许多孩子有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就足以让父母感觉到恐慌。

最近张先生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件非常灵异的事情。因为天色已经比较晚了,所以广场上也没有多少人了,大家都陆续的回到了家里去。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孩子却对着空气说了一句话:“我们明天再见吧。”

听到了孩子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之后,张先生感觉到十分的可怕。难道是出现了灵异事件?于是张先生赶紧抱起了孩子,飞快的跑出了广场,并且赶紧回到了家里去。

本以为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根本的问题,可没有想到在家里面又发生了一件灵异事件。本来张先生已经准备给孩子去洗脚了,可没想到孩子就在洗脚的过程当中又对着空气说了一句:“你要不要跟我一起洗脚啊?我这里还有很多水哦!”张先生忽然心跳加速,他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说出这样的。一时之间张先生显得毫无对策,当天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有很多人都觉得小孩子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其实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孩子之所以会看到这些所谓的灵异事件,其实就是“泛灵论思维”的存在而已。

什么是“泛灵论思维”?

“泛灵论思维”是由皮亚杰所提出来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一定会经历4个不一样的阶段。

第1个阶段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第2个阶段认为只有经常运动的物体才会存在意识。第3个阶段认为只有自发的物体才会有意识。而第4个阶段认为只有人与动物才会存在意识。分别是在孩子0到2岁时、2到7岁时、7到11岁时与11到16岁时。

虽然“泛灵论思维”对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同时“泛灵论思维”也是存在利弊的。立出自然是让孩子更能体谅大人,懂得珍惜,但是弊端是孩子对待事物太过极端,存在怕黑的情况,影响孩子的是非观。那么面对孩子存在“泛灵论思维”,家长应当如何对待呢?

面对孩子存在“泛灵论思维”,家长应如何对待?

不责骂、不阻止

一些家长在不了解“泛灵论思维”的前提之下,对于孩子作出的举动都会感到很疑惑,甚至一些家长为了避免这种举动带给孩子影响,会阻止孩子更会对孩子进行责骂。

这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所认知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并且认为所有的事物都不存在生命,那么孩子面对小动物的时候,更不懂的怜悯。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泛灵论思维”的时候,家长要做到不责骂,要接受孩子的所有举动。

运用“泛灵论思维”改善孩子坏习惯

在孩子存在“泛灵论思维”期间,家长可以运用“泛灵论思维”来改正孩子身上许多坏习惯。

比如孩子不爱洗手,不爱喝水这样的坏习惯,家长是很难应对的,有的时候还会对孩子进行欺骗,而孩子也会用哭闹来处理,最后只能将房间弄得一片狼藉,给家长带来了负担。

那么当孩子存在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完全可以运用“泛灵论思维”来进行处理。比如家长可以模仿孩子的手,来对孩子进行聊天:“我现在很脏,你可以帮我洗个澡吗?这样我会很开心的。”运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反而更能理解,也更能接受,时间一长,即便是不用家长提醒,孩子也会乖乖去洗手。

利用“泛灵论思维”教会孩子探索

虽然现在的小孩子好奇心很重,但是他们却缺乏探索的勇气,而一个孩子没有勇气去探索的话,这对他们的未来来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完全可以运用“泛灵论思维”来引导孩子去探索。与孩子一同进行,让孩子赋予任何事物生命。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需要具备耐心,毕竟引导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过程。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也更应该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这样才能让家长感到放心。

总而言之,孩子存在“泛灵论思维”是很正常的情况,那么在孩子5岁之前,家长可以运用“泛灵论思维”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但是在孩子5岁之后,家长就需要懂得去淡化孩子的“泛灵论思维”,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去接受科学的世界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120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