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从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开始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从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开始

关于教育,德国哲学家卡尔 ·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诗意的说法,"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你的孩子抱怨、强求或者哭闹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当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孩子或者抢走了其他孩子的玩具时,你会如何反应?

当你的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时,你会怎么说?


遇到上述问题时,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体会,有点不知所措,焦虑烦躁,有时还会肾上腺素飙升或者难以克制内心的冲动,因为孩子老是不按常理出牌,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要么就是苦口婆心地讲一番道理,要么就是采取恐吓或者威胁等方式,但事情常常并没得到好转。

由于平时工作的关系,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也是靠说教为主,但最近发现,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老办法越来越难以奏效了。

假日在家,一本《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书读下来,觉得蛮有收获。

书的主要内容是教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非常实用。作者是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经过了临床验证和实践。

与一般教科书不同的是,它不会告诉你孩子应该做什么,或者他们应该如何做,而是会告诉你,如何通过鼓励孩子们思考,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书中,作者着重介绍了一种问题处理方法ICPS,即"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全书的核心所在,通过有意识地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字词训练和引导思考,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发别人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有没有多种可能性,是否会引发不同的后果。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归纳为解决问题五部曲,即"识别问题-识别感受-寻找多种方法-判断后果-采取行动"。

回想起来,之前我们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作出反应,通常情况下,方法可能都不管用,其原因就在于:你在替孩子思考。而"我能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地面对问题和如何思考

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小朋友之间会因为抢玩具而打架。这个时候,父母一般就会用自己理解的"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么是告诉孩子要分享玩具,要么就是解释和讲道理孩子为什么不该抢玩具。

而实际上,这时家长的说教是没用的,应该让小朋友自己来思考问题,考虑自己及他人的感受,他的行为的后果以及他能做点什么。

这背后体现的是,让孩子独立拥有处理问题能力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重要的是通过父母在平时生活中的沟通和引导中训练而来,可以是各种字词游戏,也可以角色扮演,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场合。

当我看完这本书,深感原本的说教方式实在是太过于家长视角了,当我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来沟通时,孩子可能会产生反感和抵触。

而对于那些不想当"唐僧式"的父母,这本书也许打开了不同的视角,值得我们去尝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094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