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星儿
睡前刷朋友圈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养成了睡前刷手机,醒来第一眼就是看手机的习惯。
手机,成了无可取代的存在。承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不为人知的两幅面孔。白天若无其事,深夜忧愁万千。
白天,有再难的事,忍忍就过去了。但是到了晚上,情绪的闸门被推开。
深夜发的朋友圈,记录着我们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处安放的焦虑。一遍遍的翻着朋友圈,试图窥探深夜里别人的心事,寻找知己。
结果越是发朋友圈,心里越难过;越是刷朋友圈,越是空虚。慢慢地陷入了死胡同,失眠的恶魔纠缠而来。
第二天醒来,头晕脑胀,无精打采,工作效率低下。回过头来看到自己矫情的说词,恨不得抽死那个睡前刷手机的自己。
从明天开始,试着早早放下手机,不去想乱七八糟的烦心事。迎接新的一天。
过分依赖别人
傅首尔曾说:“成年人的悲伤不像小孩子丢了一根棒棒糖,成年人的悲伤就像掉进了海里,你在里面挣扎多久,发现还是一样,四周还是一片汪洋。”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我们需要像个勇敢地斗士一样,扛着肩上的责任,扫除生活的障碍,为父母和孩子撑起一片天。
凡事要学会自己承担,一味地依赖别人,就是逃避和懦弱。也会成为别人的累赘。
遇事可以请求帮助,但不要过分依赖。
拖延成瘾
拖延症人人都有,自律的人,能够很好地克服拖延。懒散的人,则越拖越逃避,最后一事无成。
我就是深受拖延的苦,同在一个写作群里,别人一周就能完成6000多字的稿,而我交稿日期有多久,我就能拖多久。每次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完成。
今天计划要做的事,总是等到明天,结果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到头来什么事都没办好,生活反而一团糟。
工作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总是习惯性地看一会儿手机,生怕漏掉手机里的消息。但是每次因为刷手机,总是导致任务无法完成。
所以,习惯于拖延的人,要戒掉手机,专心投入到一件事当中。其次,要规划出合理的工作时间。
斯科特·汤姆曾分享过3个提高自律能力的方法:
1. 下一次你想停下来的时候,再坚持10分钟。过了想放弃的那个门槛,就锻炼了肌肉。
2. 在思想不集中之前,搞清楚你能持续工作的时间,坚持多做10%—20%。
3. 你的心思会在不同项目之间跳来跳去吗?给下个月设定一个目标,专注于一件事情。
太过玻璃心
心理学家伊莱恩·N·阿伦说:“每个人都有高度敏感的时候,随着年龄的渐长,每个人都会变得越来越敏感。”
遇到困难就难过,被上级批评就自我怀疑,遭受不公平对待就抱怨不停。
这个每个初入社会的新人可能会犯的错误,可是,越是弱小的时候,越要戒掉玻璃心。
你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外界对你的看法,别人的无心之举会让你陷入痛苦自卑的深渊中。
郭斯特曾说:“成长就是把玻璃心打磨成在钻石心的过程。”
唯有改变自己,磨练自己,才能拥有强大的内心。
要学会悦纳自己,同时增强钝感力,习得理性思维,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有各自的命运,没有事情随随便便发生,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一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得偿所愿,一定会有逆反的时刻,一定会有做什么都不顺心的阶段,自暴自弃或是一蹶不振都是对自己的浪费,往后,还有大把的时光,我们可以把自己变得更好,再去对抗生活给我们的不美好。
希望,戒掉不好的习惯,朝着理想中的自己出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