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辉哥,随着2020年高考成绩陆续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一枚高考老兵,给各位同学及家长分享一些自己高考报志愿时踩过的坑,希望给大家在高校填报、专业选择等方面有所帮助。
一、填报志愿之个人惨痛教训
2009年江苏高考,考生总人数54万,高考满分480,一本分数线348,我的高考分数是378,双A+,(江苏高考奇葩制度,小高考全部拿到6A,才可以加10分,我是5A,没有获得加分),由于当时网络并不发达,学校老师也没有向大家宣传985、211等概念,导致我报志愿时仅凭“校名”、“地域”来判断,当时脑海里就是南京的几所学校,南大东南考不上,一志愿选择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是按照该校优势学科排序填列,飞行器制造、机械、电气等,服从调剂。二志愿填了当时比较火热的南京审计,这学校每年都很火,分数线真心不低。最终南航落败,上了南审会计专业。在学校的几年,学习还行,但是高中比我低十几二十分的同学去了外地985高校,看着他们各种高大上的交流学习项目,保研、就业优势太大,真的悔之晚矣!
上一个图给大家看看吧。
当时我的分数,可以上武大、华科、厦大、山大、中国海洋、西北工大、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南开、大连理工等一众985高校,而且其中部分985高校是压一本线348录取的!而能报考的211高校更多了,几乎可以读90%的211高校,但是我却报了南审,江苏学生不愿意出省,造成省外很多优秀高校录取线很低,省内普通双非高校分数反而较高,这也是较发达省份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发挥出最佳效果!
二、填报志愿之肺腑之言
1.搭上“双一流”,未来“不用愁”
“双一流”是指两类高校,一类是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另一类是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些高校绝大多数是以往所称的985/211高校,这些院校最重要的特点是国家财政给予的建设发展经费高,教师教学水平高,学生深造率高,硕士、博士点较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好,到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的单位知名度高。
对于一本线上的考生,可优先在上述“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选择心仪的高校。
双一流高校,就业好
2.优选喜欢的专业,大学更精彩
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内心,切勿强加个人喜好给孩子,这个时代瞬息万变,很多专业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当年的红牌专业计算机,如今炙手可热,薪资一路走高,而曾经的火爆的房地产、土木、建筑等专业,随着产业红利的减少,发展已大不如前。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很有可能让他痛苦一生。
如果孩子没有专业上的喜好,作为家长,更多考虑的就应当是所报考专业的就业、深造情况。
文科、社科类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虚”,缺乏实践技能的支撑,考虑到就业,带有“管理”二字的专业慎选,比如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英语类专业慎选,可选小语种专业;新闻学、汉语言等专业在互联网时代用途较广,就业方向可在互联网公司担任文案、运营、市场推广等工作,在体制内单位里也有不错的就业方向。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马克思等专业,就业方向主要以公务员、高校等事业单位、国企党建部门为主,如果有读研读博等深造想法,可选择这类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也不错,但如果可以,建议选择与信息化、互联网、AI结合的专业,如财务信息化,云会计等。当然,法律类专业虽然经常被誉为“红牌专业”,其主要原因是本科学生知识水平尚浅,需要读到硕士才算入门,但是每年公务员招考中,法律类专业竞争比其他专业都要小,可以说是考公性价比最高的专业了。
理工类专业: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四大“天坑专业”慎选,不仅学业课程繁多,学习难度、压力大,就业环境也不好,但如果孩子实在喜欢,建议选择开设新能源方向的院校去学习上述专业,传统专业必须要结合当下的发展才能发挥效果。个人比较推荐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交通、电子信息类专业,这些专业就业薪资待遇都不错。
对于医学类专业,建议做好读到30岁的准备,医学类专业需要较长的学习期,大学学习时课程非常辛苦,毕业工作后压力也很大,但得到的回报还算不错,拥有一定临床经验后,待遇、社会地位、口碑等都会提升。这类专业建议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
三、降低“地域”因素在院校选择中的比重
辉哥就是因为眼光只局限于江苏省内,才失去了很多进入优秀高校学习的机会。如今交通越来越便利,距离不是问题。湖南、湖北、四川、陕西、云南等地也有很多优秀的高校!尤其是对于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考生来说,到外省或许可以比在省内读到更高层次的院校!不用担心就业、实习等问题。毕竟高层次的院校适用范围是全国!
对于成绩达不到重点高校的考生而言,地域因素确实值得考虑,选择离家近,大城市的院校都不错,但需要注意的是:慎选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有些考生选择以稍高公办本科的分数就读一二线城市独立院校,即(XX大学XX学院),不仅学费一年轻松上万,考研、就业也会受到一定的歧视!如有这种情况,建议选择外地公办本科学校,好处是学费低,就业歧视相对独立学院小,在考研调剂方面比独立学院学生有底气,机会更多。
来看个例子
2020年吉林延边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公告
民办本科、独立学院毕业生除外,就算是硕士,本科依然不能毕业于独立学院、民办院校。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反正都是本科,但在用人单位心里,尤其是人们常说的“正规(体面)单位”心里,民办院校、独立学院就是不如公办的,歧视显而易见。
哪怕工作5年,依然受到独立院校歧视
辉哥总结一下,在选择专业的时候,①分数不要浪费,可选择省外院校同类专业;②跟随本心,兴趣第一,着眼长远发展;③慎选独立学院,优选公办院校。
本文由辉哥聊财税原创,若对您有帮助,请不吝点赞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