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犯错老不承认?家长可以利用“健康耻感”,让孩子主动认错

孩子犯错老不承认?家长可以利用“健康耻感”,让孩子主动认错

文丨张宝红聊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一次和朋友聚餐的时候,朋友带来了她的孩子。在吃饭过程中孩子一直乱动,朋友给孩子说了好几次不要乱动,但孩子始终不听话。最后孩子弄倒了桌上的汤盆,其中的汤汁溅到了旁边的客人。

孩子知道自己闯祸了就呆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朋友没能忍住怒气将孩子批评了一顿。但孩子却始终没有说话,也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很多孩子犯错后都不能认识到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那有什么方法是可以让孩子主动认错的吗?一起往下看吧!

一、孩子犯错为什么总不承认?

1、恐惧于父母的责骂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会严厉地责骂孩子,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让孩子引以为戒,但其实效果并不显著。反而因为这种严厉的说教而让孩子心生恐惧,害怕去向父母坦白自己的过错。大多数孩子因为害怕而总是想要隐藏自己的错误,所以说父母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2、认知能力有限

孩子的年纪还小,不具备成熟的判断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有限。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有时候即使犯错了也认识不到。他们有时候还会下意识地做出反应,想要否定自己的过错。

3、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

比起大人,孩子们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是在同学面前或者亲戚面前被父母批评的话,孩子会觉得非常的丢脸,他们会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家长们也要注意,不要公开揭露孩子的短板,孩子也有基本的自尊心,要给孩子留一些余地。

二、什么是健康耻感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羞耻感是什么意思,健康耻感就类似于羞耻感。它指的这种羞耻感可有利于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给予人正确的引导。

就比如上文中讲到的那个孩子,在当他因为把汤弄倒而一动不动时,就代表着他那时其实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了。但是这一瞬间的认知是模糊的,但如果家长们能正确引导孩子,孩子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利用健康耻感帮助孩子改正

1、尊重的前提下去管教孩子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要第一反应就是大声的训斥孩子,训斥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使得孩子变得偏激。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利用孩子的健康耻感来让孩子意识到承担错误的必要性。

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才能让孩子自己主动愿意承认错误。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姿态是错误的。

2、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给孩子以思考的时间,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的错误到底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这种方式会使得孩子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更有助于孩子吸取教训。一旦孩子自己想明白了,自然就会改正自己的做法,并且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道歉。

3、帮助孩子认识“健康耻感”

家长要在孩子做出某些错误行为的时候,准确的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主动的去给孩子设置一些约束,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将孩子心中模糊的意识清晰化,帮助孩子更好地约束自己。这个世界本就有它的规则,人们幸福生活的前提就是遵循这些规则。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要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又是绝对不能做的,只有这样才能变成更好的人。

这个世界本就有它的规则,人们幸福生活的前提就是遵循这些规则。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要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又是绝对不能做的,只有这样才能变成更好的人。

4、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要试着把冷硬的拒绝变成委婉地表达,这样就不会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反而对孩子辱骂了一通,这不但不会有利于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对自己的怀疑。

这就是将孩子本身具有的健康耻感磨灭,反而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力低下。这份心理阴影会使得孩子没有自信,甚至丧失了斗志。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变得更好,而不是使孩子变得怀疑自己。

总结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引路者,当孩子还未具备足够的能力时,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当发现孩子出现总是不承认错误的情况时,要及时地通过有效的方式去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


​育儿问题找宝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824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