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对物质表现较高爱意,是孩子“泛灵思维”在作怪,家长别大意

孩子对物质表现较高爱意,是孩子“泛灵思维”在作怪,家长别大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许多大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一个人在屋子里自言自语,和自己的玩具打闹聊天。甚至有时非要玩偶陪着一块睡觉,给玩偶盖被子说晚安等行为。

这些在大人眼中看起来荒谬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里却经常发生。

丁然最近发现四岁的小女儿朵朵有点反常,明明家里就他们2两个人,却总是听到女儿在屋里仿佛在和谁说话,还有说有笑的。

进屋一看,就会发现女儿在和身边的布娃娃在聊天,还模仿娃娃的声音和自己对话,和玩具唠起了家常。别的小姑娘要么是看动画片,要么是缠着爸爸妈妈,朵朵却有事没事和玩具唠嗑,丁然心想这是和娃娃玩出感情了。

可时间久了丁然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朵朵和玩具待得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开始闹着要和娃娃睡一块,把娃娃抱上自己床,还哄娃娃睡觉,连被子都盖得严严实实的,早上醒了还一块叫娃娃起床,吃饭的时候还假装给它喂饭。

丁然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孩子老和娃娃腻在一块,甚至比和爸爸妈妈还亲,这孩子是怎么了,不会是什么恋物癖吧。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年人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迥异的,发生和玩具特别亲密的行为也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背后其实是儿童的泛灵思维在做怪。

什么是孩子身上常常会出现的泛灵思维

儿童的泛灵思维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克在研究儿童思维时发现的,是指儿童把无生命物体看做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倾向。

一般在三岁之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段时间被成为泛灵期

三岁之前,孩子的成长和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妈妈,并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对外部世界也没有明确的认知。三岁后孩子开始逐渐分离出自我,并开始认知周边的环境和世界。

起初,在孩子模糊的世界观里会觉得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和他一样相似的存在,所以会产生和无生命物体交流的行为。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有灵皆美,一切都会被其赋之以生命。

相比于成年人,孩子在与这种低阶无生命物体的交流相处中更能占据主导权,因此孩子会产生和身边事物的沟通社交行为。


泛灵期的出现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旺盛的表达欲

泛灵期的孩子刚挣脱妈妈的怀抱,开始接触身边陌生的一切,会生发出旺盛的表达欲。在孩子眼中身边的一切都是可以交流的对象,他会把自己的各种奇思秒想和身边的玩偶诉说。

在家长看来这是自说自话,但对于孩子来说算是最初级的社交练习,只是练习对象是无生命的物体。

2)丰沛的好奇心

表达欲旺盛的同时又伴随着丰沛的好奇心,也是大家常说的好奇宝宝。对于孩子来说,身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通过观察和交流还远远无法理解这个庞大的世界。

在大人眼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陌生而新奇,这阶段的孩子喜欢思考,并会提出各种新奇古怪的想法和五花八门的提问。

由此可见,泛灵期是孩子认识世界时出现的正常现象,这一切都源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父母在孩子泛灵期间的大意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影响现实世界的社交关系

泛灵期看似只是孩子在认识世界,但家长如果过于忽视,会使得孩子陷入在这种和身边无生命物体的关系中。

生活中有些孩子会过于沉浸和玩具的关系,进而疏远和父母的联系,影响孩子和同龄小伙伴以及真实社交关系的培养,使得孩子丧失真实的社交关系。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不愿面对现实世界

2) 影响孩子的性格成长

一些家长的行为不自觉利用孩子泛灵期的特点,给孩子做了负面引导。

用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恐吓孩子,这种行为会使得孩子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感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条件反射,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当孩子摔倒受伤时家长有时会怪罪那些物品,这种行为可能也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

在家长看来只哄哄孩子,可对于泛灵期的孩子来说是真实的,极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当孩子进入泛灵期时,j家长在生活中应该怎么注意引导

1)尊重和理解孩子

当孩子进入泛灵期时,这时家长要注意从孩子的世界看问题。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行为,耐心的解答孩子对于世界的疑问。要包容和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呵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也要注意和孩子的陪伴和交流,避免把孩子推向虚拟世界。无生命的物体是最好的倾听对象,如果家长不够耐心甚至横加指责,会让孩子更倾向于和身边的物质交流。

2)引导孩子认识虚拟和现实

泛灵思维有其浪漫的一面,但本质上是一种不完整的世界观。家长一味放任自流会使得孩子对世界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出现无法分清虚拟和现实的问题。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让孩子逐渐理解人类和无生命物体的区别,理解人类世界,理解人类的语言和周边的世界并不是共通的,培养孩子完整的世界观。

3)多带孩子进行社交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和孩子的陪伴沟通,及时关注孩子的成长,耐心和孩子交流。同时也要多带孩子去和外界的人交流,去让孩子去认识朋友,和小伙伴玩耍,体验真实的社交环境,避免孩子过于沉溺虚拟的交流。

泛灵思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种美妙的思维,能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做为家长,一定要耐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爱,让孩子拥有完整的世界观,伴孩子健康成长。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806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