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小时候不觉得自己将是金灿灿的一生呢?但残酷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迎接的将是平凡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年少时满腔热血,谁不自命不凡,觉得世界会匍匐在我们的脚下。后来等我们被这个俗世打击得体无完肤以后,才终于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什么大运气,也没有什么大作为,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光好好活着就要费很大的力气。
还记得《这个杀手不太冷》里,Mathilda问Léon:"生活总是这么艰难吗,还是只有童年如此。”Léon给出的答案真诚且残酷:“总是如此。”
是啊,总是如此。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困难,它不会轻易让我们翻过去,但也不是万丈沟壑、无底深渊,会让我们粉身碎骨。
当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才发现90%的山头是一样高的,只有9%是高峰,而剩下的1%才是耸入云层的雪山,金光照耀时受世人瞩目。
这翻90%一样高的山头的人,都是平凡人。
但平凡,可耻吗?
朴树在《平凡之路》里唱“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曾经唱生如夏花般绚烂的男人沉寂十年后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牡丹有牡丹的富贵,苔花有苔花的力量。
平凡没有什么可耻,多少人历尽千帆,为的不过是早点回家。
周国平曾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很遗憾,很多人只成长到了第二次,因为在第三次的成长里,他们只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并没有去“享受平凡”。
知乎上有人问:“并非大富大贵的普通人,如何过好这一生?”其中有一条回答说:“尽人事,听天命。最不幸福的人不是心比天高的人,也不是命比纸薄的人,而是命比纸薄还心比天高的人。”
“听天命”以前,要先“尽人事”,尽心尽力去做事以后才是“听天命”。
M小姐是个非常普通的女孩,普通身高,普通样貌,普通学历,做着一份普通的销售工作。由于行业性质,他们只需要上午在公司进行培训和坐班,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活动。这真是一份让朝九晚六的我眼红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和我说起他们的薪资制度。
M小姐说他们的薪资结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业绩达到水平线时有对应的底薪,在这个提前下另一部分是销售业绩的提成。也就是说,当你的业绩没有达到水平线时,薪资为0。很不巧,M小姐十月份的薪资预计为0。她在和我说起同事单底薪就将近万元、加上提成破万的事时,我建议她可以和对方学习一下技巧,没想到她的回答是:
“我们普通人资源有限,太难了......”
接下来就是各种导致她拿不到薪资的理由。很遗憾,都是外部原因,没有一个理由是反省自己。
比起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我更怕你为此放弃努力。
诚然,M小姐所说的客观环境确实是影响因素,但却不是决定性作用。不然同样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同事,为什么对方可以薪资过万,而她为零?恕我直言,一个每天只上了半天班就回家躺着的人,要如何让钱从天上掉下来呢?
普通人只是大环境里人与人之间对比区分的名词,它不是你放弃努力的遮羞布。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在“普通人”这个标签下,我们还有需要为之努力的生活。如果你安于贫得过且过,这是你的选择,别人无可置喙。但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心比天高,却从不为此努力,最后却将一切归咎于自己只是普通人的身份,sorry,“普通人”不背这个锅。
我见过很多闪闪发亮的普通人,比如坐在垃圾车旁看书的环卫工人,菜市场等儿子下班再收摊的阿姨,坐完月子就回来上班的同事,下班学滑板和口语的舍友。
他们都是普通人,却从来不会因为普通而放弃努力。
愿你也是那个闪闪发亮的普通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