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教育孩子,要学会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制造一次困难,爸爸:非常管用

教育孩子,要学会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制造一次困难,爸爸:非常管用


文|教育知识汇

图|网络配图

相信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都会感到有些惊讶!

我们帮助孩子还来不及,心里恨不得把孩子遇到的所有困难都通通解决掉,怎么可能还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去给他制造困难呢?

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想一下,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点什么困难,你是不是都会立马站出来,然后给孩子撑起一把爱的保护伞,让他遮风挡雨呢?

孩子其实就是父母心上的“一块肉”,但在生活中帮孩子一把的冲动怎么压也是压不下来的,而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最终也还是会依赖你帮他解决的。

狮子型教育法

那什么是所谓的狮子型教育法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因为在森林中险恶丛生的“森林之王”狮子就深知如此。

因此,当母狮子刚生下幼狮不久的时候,公狮子就会把幼狮放到另一个地方去,其目的是想让它自己想办法,然后回到父母的身边。

而除非幼狮遇到了什么生命危险,否则它的父母是不会去管它的,无论是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会。

所以,只要幼狮自己努力去克服当前的困难,然后找到回家的路。这也就是它的父母要它面对的真实世界。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是想锻炼孩子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困难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学会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去帮助孩子。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越来越多的溺爱,我认为必然会毁掉自己的孩子,最后使他们在这个社会上失去一个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针对大多数家长的这种现象,我觉得应该采取狮子型教育法,其目的也就是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以及自己解决困难。

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得到锻炼,还有就是这种环境更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做父母的对他们爱的越深,那么就应该越早的对他们放手。因为如果说他们不去摸索的话,我相信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世界的真实样貌。

毕竟,我们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逆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困难只能拦住生活中的弱者,却阻挡不了强者的步伐。

生活中有的人因为家庭的矛盾、工作中的困难,以及感情的纠纷就想要去自杀。而有的人双腿都没了却还在坚持地生活着。这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抗压性的区别。

为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抗压性也是一种必须要锻炼的能力。如果说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抗压性,那么将来对孩子来说也是会有很大的益处的。

因为,明天的生死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所以,人生无常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家长要知道自己是无法保护孩子一辈子的。

因此,家长与其溺爱孩子到他遇到逆境时无法自保,倒不如从小就让他学会从各种逆境中走出来,然后成为一个不畏惧任何困难的孩子。

这样即使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拿到一副人生的烂牌,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出来。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一下生活中如今这些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们,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平均每位企业家都要经历5次以上的失败,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而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极少数的“幸运儿”,但我认为他们仍然也是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困境,才突破重重困难走到今天的。

还有过去的一些科学家或者发明家等等!比如: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时候,用坏了1000根的金属丝,才从中发现了一种适合做灯丝的钨丝。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他是怎么看待自己这1000次的“失败”的?他说:“如果没有我的这些失败,那又怎么会有适合做灯泡的灯丝呢?”

因此爱迪生在面对逆境时候的这样精神,并没有为此想要放弃或者逃避,所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不成功呢?

而我们普通人呢?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畏首畏尾的,还有就是在生活中裹足不前的人比比皆是。

我们不要担心孩子会遇到失败,因为失败对于那些成功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宝贵的经验。而他们每一次的失败,自己的经验就会增加一些,而人也会更加的聪明一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把眼光看得长远一些,把架在孩子头上的“保护伞”拿开,让他们也去尝一尝暴风雨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因为在我看来,被雨淋过的人是不会忘了出门带伞的。

而我也更加相信,只要孩子尝过了暴风雨的味道,那么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把伞。而家长不让他淋雨的话,可能他永远也不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把伞。

如果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注意培养孩子逆境思维的话,那么等他今后在学习上或者是在工作中遇到挫折。

我相信就会立马退缩的,所以即使不被暴风雨淋坏身体,那也会永远看不到暴风雨之后的漂亮彩虹。

因此作为父亲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避免以下3个心理上的误区:

01

爸爸不能总是低估自己孩子的能力

而针对这一点,我觉得生活中的爸爸们都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或者是去书店找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看一看。

因为生活中教育孩子这方面的的话,不同的人教育孩子的观点也都是不相同的。

比如:孩子在1岁左右的时候就应该会说一些简单的话语了;在2岁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穿鞋子和穿袜子了;到了3岁的时候,有的已经开始帮妈妈做家务了。

从上面这句话中,我想告诉一些家长的是,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什么都不会做。其实很多的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自己渐渐的也会做这做那的了。

所以说我们不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是要经常去鼓励对陌生的事物多去尝试。还有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他们学会积极的去面对。

只有我们家长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各种能力,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他去做什么事情。而这样做的目的也不至于说让孩子太过了,或者是对孩子太娇惯了。

02

爸爸首先就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

如果说想要教育孩子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并且勇往直前的话,那么首先自己就要做到这一点。

其实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意思在里面:

一是自己如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出非常的懦弱的话,那么这会间接地影响孩子面对困难的一种态度。因此自己必须要将心态摆正,更是不允许打退堂鼓。

二是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心疼孩子或者是看孩子半天还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往往自己就会说:“孩子,算了吧!还是老爸我来帮你吧!”

而这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会直接的影响到孩子,更会使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只会找爸爸妈妈,而自己根本就没有想一点的主意。

因此我认为家长身上要是有这两种表现,那我觉得都是不好的表现,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更需要注意这些问题的出现。

03

爸爸不能为孩子准备足够的经验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任何一种成熟的行为都是由过去自己的经验累积起来的。

所以说想要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逃避并且镇定以对的话,那么孩子首先就要积累足够的经验。

因为如果没有经验可言的话,那么孩子在生活中对于困难就是处于一种茫然的境地,这时候要他往前走更是盲目的。

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每次帮助他,不要帮过就算了还要告诉他你是怎么做的,下次孩子再碰到这样类似的问题,要学着让他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相反,如果爸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告诉他遇到困难就逃避或者放弃的话。那么这只会给孩子带来一种不良的影响,甚至还会使孩子遇到困难就想要请别人帮忙。

04

结束语

总之,爸爸在生活中要学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尝试的机会,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这样积累的经验要比自己凡事替孩子做要好得多。

还有就是当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自己表现出主动承担的态度,这时候爸爸就要学会称赞和鼓励孩子,以便让他为此养成一个好习惯。

如果说当孩子在应对困难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爸爸要不断地在旁边为他加油打气,告诉他困难只是一时的,只要我们有信心和有勇气,一切都会过去的。

犹太人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能担当大任,首先必须经得起磨难,能接受各种考验,形成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性格。”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请你不要一味地将他托高再托高,偶尔也要学会让他尝一尝掉到地上的滋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465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