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讲道理,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做人原则之一,那些无理取闹、不讲道理的人,必然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在社会上自然也会受到更多的排斥。
但是讲道理也要分情况而定,特别对孩子更是如此,因为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越讲道理,孩子越是不听话。
上小学的磊磊最近迷上了电子产品,之前父母为了让他爱上学习,特地帮他买了一个平板。
可是现在平板俨然成为了磊磊玩游戏的工具,除了睡觉时间,磊磊几乎都是抱着不愿撒手,甚至连吃饭也是如此。
父母看后当然非常着急,他们不停的告诉磊磊,孩子要以学习为主,玩电子产品只会荒废学业,伤眼睛……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可是父母越讲道理,孩子越反感,甚至质问父母:为什么你们能玩手机,我就不能玩平板?
父母继续开始自己的大道理:因为我们是大人,我们的人生已经定型了,你是孩子,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沉迷游戏,那么就等于自我放弃……
最后磊磊显然不愿意再听下去,拿着平板走进房间,砰的一下关上了门。
为什么孩子反感父母讲道理?
1、孩子听不懂
父母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他们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可是年幼的孩子却根本无法理解。
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有时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听父母说话,只是父母说的话对他们而言太过深奥,导致他们因为听不懂而觉得厌烦。
2、太过枯燥乏味
讲道理通常都是枯燥乏味的,就像是和尚在念经一样,让人无法提起兴趣。
孩子对于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会非常投入,但是对于死板教条的事会本能的排斥。
其实大人也是一样,正如每次领导开会时,都会有人昏昏欲睡,这很大的原因在于领导的发言是机械性的,甚至是直接读稿子,让人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分散。
3、反感家长的态度
其实有时孩子是认可家长所讲的道理的,但是他们依然不愿意听,甚至会表现出非常敌对的样子,这是因为家长的态度让他们难以接受。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言语之中充满了命令和控制,这当然让孩子无法喜欢,所以即便道理本身真的有道理,孩子也会非常反感。
对孩子讲道理,也是一种家暴
1、让孩子自我封闭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不管孩子做的什么,都会第一时间想要和父母分享,有时是希望父母能够和自己一起品尝喜悦,有时是希望父母能够给予自己安慰。
可是在任何时候,父母总是冷静的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不要骄傲,或者是让孩子学会包容。
这些道理都不是孩子想要的,自然而然他们就会接受和父母沟通,把自己封闭起来,越来越孤僻。
2、让孩子变得压抑
孩子是有情绪的,他们并不是只会笑,很多时候也会难过,会伤心,会疼痛。
但是这些在家长看来却毫不在意,哪怕孩子摔得头破血流,家长也会说这点痛算什么?
你是小小男子汉,不能哭,会被人笑话的。那么孩子只好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就会变的越来越压抑,甚至产生抑郁症,酿成严重后果。
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
1、轻松的教育环境
孩子都喜欢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因为这会让他们全身心的得到放松,从而更好的投入到生活中。
真正学习好的孩子,往往都是在玩中获得知识,家长会注重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的生活引导孩子。
那些在棍棒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也许短时间内学习确实突出,但是心中难免会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一生。
2、多让孩子实践
父母不能总是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而是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感受生活,领悟生活。
哪怕孩子会失败会犯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财富,会让他们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越来越好。
父母要做的只是在孩子身边引导孩子,让他们能够找准方向,至于路还是要孩子自己去走。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1、学会和孩子共情
父母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更乐于接受。所以学会和孩子共情尤为重要。
如果父母总是自以为是的去和孩子讲道理,想方设法的去控制孩子的生活,那么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生疏。
因为他们给予的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当他们无法理解孩子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法给予孩子好的教育。
2、保持良好心态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至少能够有能力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而在我国,学历是孩子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所以从孩子接触学习开始,父母就会非常焦虑,他们担心孩子学习不好,担心孩子跟不上步伐,说到底都是担心孩子未来的生活。
但有时顺其自然也许是父母唯一的选择,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不管结果如何,父母都要坦然接受,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面对。
3、适当引导孩子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应该是包办,而是去引导。因为包办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感,这会让孩子放弃努力。
因为父母是他们的最大靠山,凡事都有父母给他们撑腰。而引导则会激发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行动,从而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给孩子一点自由,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毕竟人生的道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哪怕是父母。有时适当放手,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