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有一种伤害比打骂更可怕:当家调成静音模式,孩子童年正被摧毁

有一种伤害比打骂更可怕:当家调成静音模式,孩子童年正被摧毁

文丨小淼(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爸爸妈妈们转发分享)

我是一个八零后,在我的同年代里,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很少在家里生好多个孩子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成了第一代的独生子女。

我们可以独享家里的所有好处,在家里“称王称霸”,但是同时也伴随着一个缺点,那就是我们很孤独,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要是父母也忙起来,我们便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从小就不爱说话,是一个性格有点孤僻的孩子,这不是说我天生内向,而是时间积累下的副作用。我的父母很忙,他们想给我很好的生活条件,所以我在小的时候就能拥有别的孩子想要拥有也拥有不了的东西,我身边的小伙伴都很羡慕我,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也嫉妒着他们。


因为父母太忙,即使他们不是故意的忽视我,但是我依然还是被忙碌的他们漠视了,我的好成绩无法和他们分享,外面的游乐园也无法和他们一起游玩,每天回到家等待着我的要么是嘈杂的电视机,要么就是空荡荡的房间,慢慢的我就变得内向了,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分享心事。

现在的我,随着慢慢的成熟,也有点理解了父母,虽然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依旧无法做到完全改变,我可以开心的笑,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可是我还是不喜欢吵闹的氛围,这可能就是童年的伤疤。

很多家长认为,他们都是为了生活,他们不吵架,不冷战,只是去赚钱,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呢?难道好的生活条件不是他们想要的吗?当然不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热闹的家庭氛围更让他们觉得开心了。




对孩子而言,静音模式的父母更可怕


我看过一个电影叫《无问西东》,里面的妻子刘淑芬,一直都遭受着丈夫的漠视,他们的婚姻岌岌可危,这里我们先不探讨这段婚姻的失败,到底是谁的错误。单从二人的关系上来看,丈夫的静音模式,让刘淑芬每天都如同活在炼狱里,长期以往的冷漠和视而不见,让刘淑芬终于精神崩溃,最终选择用极端的方式解脱了自己。

这里虽然指的不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成年人的世界都接受不了这种“默不作声”,那更何况孩子呢?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天,是他们的支柱,是他们在受伤害时第一时间就想找的人,如果父母把自己调成“静音模式”,那对于孩子来说,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是,有的父母会说,我也没做什么啊?还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其实家长们不知道,你对孩子的冷暴力,都是慢慢渗透进他们生活的,甚至是一些你不以为奇的习惯导致的,而你却觉得无所谓。




对孩子冷暴力,获取你早已习以为常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冷暴力,并不是他们故意要让孩子变得孤僻,有的时候是工作太忙了,有的时候是在工作中遭遇了挫折,这些让他们无法言说的重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回到家后,他们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好好的歇一歇,可是孩子太淘气了,吵闹的氛围让家长倍感烦躁。

我有一个学生,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本身已经很缺少关爱了,母亲为了他能过上好日子,一个女人扛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担,每天早出晚归的赚钱,他因为很小,所以无法理解母亲的辛劳,经常调皮捣蛋,母亲因为实在太烦躁了,就把他关在小黑屋里反省。就这样反复几次,果真有了见效,孩子慢慢的不淘气了,可是也变得不再那么活泼了,就连在学校都不再积极回答问题了。


母亲以为无所谓的举动,其实对孩子是伤害最大的,会让他们觉得父母不爱他们了,更会让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错觉。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金钱和玩具都是次要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眼光和关爱。



再怎么样,当爸妈的都别不回应孩子


高晓松在节目中曾经说过,自己的父亲在他童年的时候,经常忽视他,让他不知所措,也许父亲只是无意的,但是在孩子心里这种事情却比天还大,父亲不理自己的这件事情,甚至纠结了他的整个童年,直到他已经二十多岁了,依然无法化解,终于有一天,他哭着对父亲说:“你想不想听听我的内心?”


孩子是父母感情的结晶,也是每一个爸爸妈妈最爱的人,他们甚至愿意用生命去换取孩子的优越生活,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在意的,真的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在乎。不管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作为父母,都不应该用冷漠来对待孩子。

因为,在你们的心中,这只是一次无关痛痒的沉默,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却有可能是他们一生的噩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922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