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针#
卡尔·威特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大致意思是说:孩子将来是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他的天赋,而在于他幼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即使一个孩子天赋再一般,早期的教育做的成功,也能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
在卡尔·威特还没有自己孩子之前。就一直坚信:对于小孩子的教育必须从他幼年时期开始。
他也非常同意,就算孩子没有太高的天赋,但是只要教育的方法正确,他将来也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同时他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在孩子智力发展的时候就要开始。
把笨蛋儿子培养成天才神童,并不是幻想,只要方法对,就可以实现
但是卡尔·威特却是非常不幸运的,他的第一个孩子夭折了,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身上,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也遭遇了意外,经过很长时间的抢救才存活下来,医生也明确的表示这个孩子大脑先天发育比正常人落后了好多。
小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笨蛋,连他妈妈都放弃了他,但是卡尔·威特却没有,他让孩子经常读书,给他讲故事,锻炼他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小时候就精通六门语言,甚至长大后还在大学里面教学。
《爱弥儿》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条狗都是同一只母狗所生,而且它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一样的,他们接受了相同的教育,每天吃着同样的饭,但是他们的智力却天差地别,一个非常聪明,一个却显得有些笨,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天赋有很大的差异。
还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与上面那个故事完全不同的道理。有两匹非常相似的小马,分别由农民和驯马师喂养。农民在小马还未长成之前,就让它做很重的活。
然后长大之后他只能做一匹驼马。而驯马师用的是非常正规的方法去驯服它,而且非常的用心。
这匹马长大之后变成了千里马,这辆平板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生存环境却完全不同,长大后的作用也天差地别。
对比这两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天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第二个故事恰恰相反,讲的是生存环境的作用。因为都有具体的例子,所以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正确,但很明显它们是矛盾的。
而卡尔·威特却坚信,生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才是巨大的,它是决定成长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孩子们将来是有所成就还是碌碌无为,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天赋,真正重要的是他们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他也将他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写成了一本书,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卡尔·威特的书中介绍道,培养孩子不能只培养他的一个方面,而是要注重多方面的培养,让他们形成健全的品格,对待生活也要有非常高的热情,同时要促使他们的内心丰富他们的素养,多让他们读书,同时也不能错过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问题。
特别是在孩子大脑发展的时候,是对他们教育的最佳时期,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差。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就要从他小时候抓起,千万不能错过培养他们的正确时间,否则你会遗憾终生,对孩子的未来也是极大的不负责任。
感兴趣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