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县令让官差限期破案,官差居然制造冤案,产生一一段感人的爱情

县令让官差限期破案,官差居然制造冤案,产生一一段感人的爱情

北宋神宗时期,在杭州那里有个余杭县。这里在宋室南迁之前就已经属于工商业发达的大城了。纺织,印刷等等都比较兴旺。

当时的余杭县令叫做韩德让,和辽国那个睡过太后然后封王的韩德让同名。来到这余杭县时间还不太长,所以对地方大户都比较客气。一地的父母官能不能做的安稳,就得看地方大户们是否配合。


余杭


仅仅三个月之后,就有余杭一个大户人家来报案,主家的一个小妾回家省亲在钱塘江边遇害。

这家大户姓王,也是出了进士的宦官人家。除了告老的王老大人,他的两个儿子也有官身,不过都在外地做官。

韩县令得知案件之后,非常重视。指示下面的一个姓武的都头限期破案,给地方百姓一个交代。这武都头在当余杭县那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余杭县都是吃的相当开,见面都得称一声武大官人。

武都头把这案子交给了一个新来的官差去处理,这个官差是他哥哥的儿子武大郎。他糊里糊涂就让武大郎带几个人去抓人。

这个武大郎啥也不懂,不知道怎么抓人,也不知道抓谁。三天之后,案情没有进展被韩德让县令打了一顿板子。屁股开花的武大郎买了些礼物去找武都头帮忙,武都头其实知道他肯定抓不到人,只是想让他学点为人处世,以后好接武都头的班。



武都头带着这帮衙役到了案发地点,钱塘江边的一个渡口附近,苦主说的地方。随便看了几眼之后,带着人朝最近的一个房子走过去。

这房子一看就破破烂烂,门口还挂着一些咸鱼干,应该是附近的渔民。

家里就一个三十左右的汉子和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孩在织渔网。

两人看到这班官差过来吓的瑟瑟发抖。汉子小心翼翼的询问武都头找他们有啥事。

武都头先是四处瞄了一眼,才问到,家里几口人?汉子回答就父母两人,没有其他亲人了。武都头接着又问,前几天王老大人家有个小妾死在这附近了,你们知道吗?

汉子想了想说,不知道王老大人是哪家人,不过前段时间确实有个人落水而死,应该是大户人家的,身边跟着好几个穿衣打扮很好的人。

武都头听到这里,立马给衙役下令抓了这汉子,说他就是杀人凶手!



等汉子抓进大牢之后,小衙役请教武都头,如何确认那个汉子就是凶手的。

武都头看附近没人之后,才给小衙役解释起来。

那个汉子不是凶手!

啊?那您怎么要我们抓他?

这就是我让你学着点的地方。

县太爷让我们限期破案。那是因为县太爷需要给王老大人家一个交代。县太爷他难道不知道一个人命案子不是一天两天能查清的?钱塘江边杀人之后说不定人早就跑了,哪里还能找得到?而且,当时王家人就在附近,这案子没那么简单,肯定有猫腻。

既然韩县令要限期破案,你就限期破案呗。说白了,我们不需要找到真凶假凶,只要能找个人出来让县太爷给王老官人家一个交代,我们能给县太爷一个交代,就行了。

反正这个渔家汉子一顿大刑下去,不招也得招了,不是他杀的,也变成他杀的了。

这样县太爷破了案子,和王老官人家攀上交情,之后余杭县也施展得开。我们破了案子,在县太爷面前也能表现表现,懂了吗?

真是学到了,小衙役武大郎感觉自己瞬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果不其然,几顿大刑之后那汉子果然招了。特别是当家里七岁的小女儿被人威胁之后,汉子就认命了。

不过奇怪的是案件审判的时候王老大人家居然给求了情,说汉子可能是误杀,希望父母官能高抬贵手,活一条命,也能造七级浮屠。

最后,汉子被判充军发配,小女孩卖身为奴。

而小女孩后来却被王老大人家买去做了家奴。

小女孩这样就这样进了王老大人家。王老大人快七十岁,这年纪在古代那已经算是非常长寿的了。不仅如此,王老大人人老心不老,这年纪还玩的挺花,去年花钱买了个小妾之后一发收拾。

这让王老大人的发妻非常不满。特别是这小妾很不懂事,一个小妾居然爬到老太太身上作威作福,整个家里鸡飞狗跳了一段时间,直到前不久这个小妾省亲时被人杀害。之后王老大人也安定了下来,没再搞这些花花肠子了。



老大人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做官,只有孙子这一辈的在家。不过大部分孙辈的其实都已经成年了,所以老太太平时最喜欢的就是两个最小的,一个十五岁的小孙子和一个十岁的小孙女。

小孙女叫做王熙凤,一个大大咧咧,有点男孩子性格的女孩。渔家的小女孩进了王家之后就给王熙凤当了小丫鬟。

渔家女孩在家时被父亲一直丫头丫头的叫,连个正名都没有。所以当丫鬟的第一天就被王熙凤给改了名,从此叫做湘竹。

湘竹小小年纪经历这么大的变故,整个人都有点呆呆的。而且从小都是干粗活长大的,伺候大户人家的小姐真不会,或者说不懂大户人家的规矩,所以经常犯错。

不过湘竹经常王熙凤对她有股子莫名的感觉说不出的感情,或者说照顾。

对她这个下人好的有点不对劲,甚至好的让湘竹会有点莫名的恐慌。

时间一天天过去,假小子王熙凤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嗯,得换成女装之后才是,这假小子被老太太惯的不像样。对女红什么的不屑一顾,平日里就喜欢装成公子哥和一帮子衙内希望去斗鸡遛狗,再不就和他的哥哥一起去参加那些诗会什么的。

你以为参加诗会是好事?是那些大户人家小姐们一起搞得诗会?并不是啊,这小姑娘扮成男装硬扯着他哥哥一起去青楼酒馆参加诗会。搞得他哥哥王衙内同学头都大了。



不过他哥哥最近对她几乎有求必应,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哥哥这是打上了湘竹的主意了。

这个渔家小姑娘也到了十三十四的年纪,差不多都长开了。真没想到一个渔家糙汉子也能生出这么个标致的小丫头出来。

当王衙内的鬼脑筋被王熙凤发现之后,假小子大发雷霆,并且说出了一句让老太太气的后悔不跌的话语!

“谁都别想打湘竹的主意,湘竹以后只能给我当娘子!”

这老太太想着当初为啥要这么惯着小孙女,让她穿男装,坏事了啊。

不久,老太太就郁郁而终,两个当官的儿子只能回来丁忧。等给老太太守孝的期限过来之后,那个玩的很花的王老大人也走了。

好嘛,这又是三年。更吐血的是,三年没到,王熙凤小娘子的老爹也去了。

刚刚走了老爹的王熙凤已经是个老姑娘了,这几年的时间,对于她来讲,唯一痛快的地方就是没有了以前让她头疼万分的逼婚了。

而这些年王熙凤和湘竹真的过成了两口子的生活,虽然是偷摸着。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成了老王家的一个笑柄,外人一直传的沸沸扬扬,让老王家丢脸丢大了。

后来也就这样了,老姑娘也不好嫁出去,老王家也就认命了。



等王老官人的丧事过了之后,他的另一个儿子回到京城选守,又遇到王安石搞变法。这事而闹得他们家也不安生。官位不仅没恢复,还把官籍给开革了。

这一下子,老王家就走了下坡路。

这一天,有个军汉回来了。脸上还刻着的字,坚毅的脸庞上还带着渔民的风霜。

这就是当初那个被发配边疆的渔家汉子,回来找小湘竹了。充军发配没有打倒他,因为对小女儿的思念让他在战场屡立战功,居然还混了个官身回来,虽然只是个最小的武官,但对于他来讲也是改变了命运。

现在他回来找他的女儿了。

当初被冤枉的案子他已经不在意,他唯一在意的只有他的女儿。韩县令早就调走了,她女儿的线索就落在当初抓他的官差上。

打听之后他找到了那个武大郎,现在已经接了他亲戚的班,现在也是个都头了。但面对着一小队的军汉子,胆小怕事的衙役还是把当初的案子说了出来,也说出了他女儿的下落,甚至说出了这案子的真实内幕。


这事也在这个武大郎心中藏了很久,也关注过那个渔家小姑娘的下落,或许是内心过意不去,甚至偷摸的查清了这个案子的真相,这其实是他叔叔武都头制造出来的一起冤案。

真相就是,当初王老大人的妾其实是王老夫人找人给丢进江里淹死的,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去报了案。

谁知道这个昏官真的给找了个凶手出来,王家人也是一脑门子狗血,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等渔家汉子找到湘竹的时候,父女俩已经十多年过去了。

得知真相的渔家汉子当然没让老武都头有好下场。不仅如此,现在已经走下坡路的王家也跑不了好!



王家倒了,王熙凤和湘竹的小日子也到了头,被迫与爱人分开。

虽然这些年湘竹和王熙凤之间变成了真的感情,可这种感情在渔家汉子看来却是对他女儿的侮辱。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女儿变成另一个女人的玩物,这是比给人做妾还丢人的事。

之后强行拆散了两人,并给湘竹找了一门好亲事,希望给女儿一个好未来。

钱塘江边,王熙凤对着湘竹做最后的道别,两人泪眼婆娑,王熙凤也说出了十多年前的往事。原来她早就知道是他们王家冤枉了湘竹父女俩,这也是她当时为什么会对湘竹那么好,那么保护她的原因。这是她的赎罪,但没有想到最后会变成这种不容于世间的爱情!

说完之后,王熙凤就跳江而亡。

这是冒牌历史学家借一个秋编造的一段历史,觉得故事喷你一脸狗血的可以点个关注,帮忙转发一下,也让更多人尝尝狗血的滋味,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01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