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
强大的专注力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基础能力,专注力好的人通常更容易在自己的领域获得成功,在学习某些知识时也会更快。
专注力差的孩子,不仅学东西、上课的时候容易溜号、走神,而且做事没耐心,很容易半途而废。
作为学习能力中的基础能力之一,专注力不仅能起到帮助学习的作用,处于专注中的大脑会有更快、更强的记忆、思维、创造能力,进而得到更多锻炼,孩子也会更聪明。
5岁前决定了专注力发展的基础
孩子大脑和心理的发展决定了孩子越小越容易形成习惯。
蒙特梭利曾提出过一个“有吸引力的心灵”理论,大意是孩子的心灵在0-6岁阶段,就像是一个海绵一样,见到的东西就像是水,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被孩子吸收,进而影响孩子日后的行为、习惯、性格等方面。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中的“冰山理论”则认为:孩子的日常表现只是“冰山”的尖角,心理行为中绝大部分是冰山下巨大的三角形底部决定的。
在5岁之前孩子的专注力都十分薄弱,注意力容易分散,但经过心理和大脑不断发展打下基础,决定了“冰山”下是否有支持专注力发展后,5-6岁孩子就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专注力了。所以,在孩子5岁之前,需要坚持让孩子养成这3个习惯,不仅专注力会更好,大脑也更聪明。
一、坚持运动习惯
脑科学家表明,运动过程中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可以改善注意力、保护大脑,并提升记忆力。
尤其是一些球类、骑自行车、轮滑、竞技类等需要时刻专注于某种事物的运动,对大脑中主管决策和专注力的前额叶皮质有很强的锻炼效果。
二、坚持阅读习惯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阅读时经常能遇到,孩子溜号、总想逃跑、看两页就想玩的情况,发现孩子专注力差,所以觉得应该先培养专注力再培养阅读习惯。
但其实,阅读习惯和专注力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就拿我家水儿来说吧!1岁多时看过一本《趣味洞洞书》一边翻还要一遍找自己的积木玩,但是两岁时已经养成阅读习惯,习惯了阅读时间不做其他事情之后,一本《奇妙洞洞书》至少要翻两遍才会放下,专注力提升了很多。
三、坚持益智游戏习惯
著名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布过一项研究:益智游戏可以帮助大脑提高认知能力。
研究发现:70岁左右的大龄玩家在游戏训练之后,认知能力与50岁的中年人不相上下。
可见,益智游戏是可以全方位锻炼大脑的,同时益智游戏需要孩子专注于解题方法中,因此更容易让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在水儿3岁左右开始给她物色专注力方面的益智游戏书,最后水儿自己最喜欢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就是一套来自德国的《好奇狗陪你学/专注力训练》。
好奇狗的游戏宗旨就是让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色彩中寻找线索、用变幻莫测的字符来破解密码,所以孩子需要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才能发现游戏中的线索,动脑思考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让孩子在写写画画中专注力更好、大脑也更聪明。
好奇狗是来自德国的早教启蒙系列书籍,已经畅销欧洲30年,所以在书籍的设计与实用性上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检验,并得以优化的。
书中游戏的设计者罗兰德·福尔克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而插画绘画者安吉拉·魏因霍尔德则是专门为童书及教材设计插图的专业插画家,他们多年的经验决定了好奇狗从画面到游戏都十分符合孩子的审美,我家孩子简直对好奇狗是爱不释手。
好奇狗这个名字也来自于贯穿全书的角色一只名为“好奇狗”的拟人狗,通过好奇狗的引领孩子不断从游戏、故事情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及方法,不知不觉中就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逻辑思维。
书中通过“找出缺少的玩具”、“短句记忆法”等符合学龄前孩子身心发展、孩子好理解容易接受的游戏,保证了趣味性和难易程度适中的条件下,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训练书一共7册,包含7大类的思维游戏,300幅精美图片,400道游戏题,还赠送200张贴纸。这贴纸可是迎合了孩子的内心,每次拿贴纸作为奖励特别管用。
而且这套书的价格也相对来讲比较划算,全书一共7册,才68元!相当于一本不到10块钱,10块钱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提升专注力的一大机会,而专注力形成,就会是一生的财富。
#育儿有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