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王者荣耀,成了拯救孩子的功劳

王者荣耀,成了拯救孩子的功劳

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它会不会上瘾。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叫早恋;十五年后,没有人知道它又会变成什么。



掩饰家庭教育的失败


网友:“就是这么回事,我家小孩初中就爱玩,好不容易考上了高中。这一次疫情期间上网课,家长还以为孩子在学习,谁知道孩子在玩王者荣耀,充值的时候发现的,要不然哪发现得了,太害人了......”

小孩子沉迷网游

你认为他在学习,实则在玩王者荣耀;你以为在听网课,其实在打网游。网课正好给孩子找了个“正当”的理由。


有人持有不同意见:“未成年孩子,没有自制力。自制力差的成年人都忍不住,又何况孩子呢?可以原谅。”


是,我们都得承认,孩子对游戏等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


但无自制力并不代表会上瘾,更不是掩饰家庭教育失败的借口。


试想一下:今天你没发现孩子在打网游,明天偷着玩,你知道吗?而类似王者荣耀等娱乐暴露出了孩子的问题,恰好印证了家庭教育的落后。这难道不是王者荣耀的功劳吗?




大学生无自制力


如果说未成年人尚可理解,那大学生沉迷网游可以说是疯狂


大学生玩手机真实场景


浑浑噩噩过四年,家里很穷,自己不争气,无明确目标,人云亦云。宿舍一躺就是四年,简历一片空白。请问:你不失业,谁失业呢?


正如开头提到的。今天可能是最红火的游戏,十五年后,谁又知道是什么呢?若没有自制力,就算没有网游,也会有别的东西令你上瘾。


但也正常,你不可能指望每个人都是精英。


布热津斯基在1995年提出了“奶头乐”理论:

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竞争加剧,世界上80%的人口被边缘化,他们无法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让企业大批量制造“奶头”—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比如:游戏)。


沉迷王者荣耀


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说白了,让你沉迷,打造巨婴,依旧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二八定律:


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和话语权,剩下80%的人瓜分20%的残羹冷饭,同时为20%的精英阶层打工。


现在看来,任何一个群体都逃不过二八定律。


我们总说游戏祸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每一代都不乏精英


所以,王者荣耀也是类似一种选拔功能。要么生存,要么出局。


存在即合理,合理即正确。


从侧面印证,王者荣耀相当于人才筛选机制。这不是功劳又是什么?

好嗨的年轻人



我从来没有说网游不好,更没有抵制网游。但让你短暂舒服的东西,都应该警惕。比如网游、网文,抓住了用户的痛点。


相比之下,学习得到的反馈太慢,难以坚持。基于此,我们用玩游戏的方式去对待学习,是不是更好呢?而这,谁又能说不是呢?



本文由刘一手学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73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