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工体改造复建按下加速键 可持续利用引关注

工体改造复建按下加速键 可持续利用引关注

8月5日,北京工人体育场保护性改造复建工程开启,现已正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近日,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其中对于工体2023年亚洲杯后的持续利用问题,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新工人体育场效果图)

根据计划,新工人体育场将于2022年12月交付使用,由综合性体育场改造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专业足球场。对于为何没有选址新建场馆,而选择改造后的工体作为第18届亚洲杯开、闭幕式以及决赛的举办场所,北京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范亚兵表示,在综合分析了北京足球事业发展的历史传承、现有场馆情况和足球产业品牌发展的基础上,征求了相关部门、俱乐部和专家意见后选择了工体,"工体作为国安主场多年,每年举办多场赛事。只要人们想看足球,首先想到工体,它在球迷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019年12月1日,工体改造前北京中赫国安主场的最后一场比赛)

工体曾为首都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由于超出使用年限,其硬件设施以及周边配套上仍与"国际一流"存在较大的差距,该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曾长期受到球迷吐槽。此次改造复建,球迷在观赛体验上将有大幅提升,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朱小地介绍,此次改造设计方案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新建下沉平台与周边轨道交通站点实现一体化衔接,球迷观赛更方便。

中国足协战略规划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也对此次改造充满期待,"改造后的工体能做到与国际专业足球场标准接轨,站在球迷的角度来说,看球的时候可能距离比赛区域更近,更具视觉冲击力!"

据悉,此次工体的改造复建听取了多方意见。其中,中国成立最早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同时也是工人体育场二十多年使用者的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毫无疑问最有发言权。作为首都足球的名片,从90年代开始,国安就曾在工体进行过多场国际比赛,也曾常年征战中超、亚冠等国内外顶级赛事,在多个世界知名球场做过客,对于专业足球场的功能布局和使用体验颇有心得。而他们的经验与反馈,必将成为工体改造复建过程中需要吸纳的关键意见。

(2018年足协杯决赛,国安球迷在工体摆出巨型TIFO)

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对外展示专业性和实力的平台与窗口,正如朱小地介绍,重大体育场馆的投资巨大,赛后利用问题十分重要,为避免资金和空间资源的浪费,工人体育场未来会引进专业足球俱乐部,实现亚洲杯赛后的可持续运营。而在北京,北京中赫国安队将成为当仁不让的选择,无论是其在北京、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是在北京球迷心中的地位,都将成为"新工体"长期可持续运营的保障与基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63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